Monday, March 10, 2008

塑造科技新文化,迎接知識產權戰

新一屆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會議在北京召開,我和科技界其他同仁一樣,希望兩會代表能夠為國家的科技發展策略出謀獻策,其中一項可供探討的議題是:國家如何塑造科技新文化,以迎接知識產權戰?

筆者有一位身居某中小企技術總監的朋友,他最近遇上了麻煩,因為其公司使用盜版軟件作伺服器平台,被有關公司找上門來,要求停止使用盜版軟件並作出賠償。筆者朋友的公司惟有放棄使用盜版軟件,而以開放源碼軟件Linux的伺服器平台取而代之。

其實,這公司的遭遇是不少國內公司的寫照:在早期,大家的版權意識比較薄弱,不覺得使用盜版有甚麼不恰當。然而,隨著中國在1980年加入世界版權組織(WIPO),情況有了很大的變化,一些國家更往往以知識產權為籌碼,向中國施壓。

平心而論,關於專利和版權的各種知識產權,原本都旨在鼓勵創新並保護創意成果,但在現實世界中,知識產權會衍生出不少問題和矛盾:技術先行者往往形成「獨家」(壟斷),他們對科技專利產品價格具有操控性,專利版權費用在各類產品所佔的成本比例難免過高,而一些科技較先進的國家甚至以知識產權去製造壁壘,形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局限了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中國確實也吃過不少這方面的苦頭。然而,我們是否就因此放棄尊重人家的知識產權呢?這絕非可取的對策或出路,因為,大家可以預見在未來十至十五年,這方面的國際壓力只會有增無減,如果我們不遵守這個遊戲規則,便既難以同國際接軌,又容易導致固步自封,無助於我國的科技發展。

筆者認為,正確的對策是以開放的心態,營造新的科技文化,進而建立某種兼容、合作和分享的平台,例如在軟件行業方面,應有別於外國以專利謀求壟斷的做法。我們可以推廣開放源碼軟件的應用和開發,使每個參與者都能夠既分享別人的貢獻,又拿出自己的成果與別人共享,循環往復,我國的科技必將發展得更快。至於資訊科技產品方面,中國也開始強調自主創新,例如致力於自行開發數碼電視和新一代流動通訊的標準和制式,以形成較開放和自由的環境去發展科技產業,而不會被別人的專利技術窒礙了國家的科技進步。

筆者期待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國家能夠逐漸形成一種具有未來特色的科技新文化,以便在國際知識產權戰中立於不敗之地。

刊於《經濟導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