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30, 2007

企業社會責任

眼睛是靈魂之窗,但很多人因為先天缺憾或後天意外而導致失明的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三千七百萬名位失明人士,單在中國現約有九百萬名失明人士,而每年新出現的盲人數目達四十五萬。失明人士在生活上有很多的不便,他們不能自行煮食、切食物及沖滾水等,閱讀書刊讀更是不可能的事。雖然巿面上已有很多凸字的書藉,但如果我能夠利用科技給失明人士帶來提供多一些方便,這便可以使他們與社會更貼近。

還記得大約九個月前,探訪過香港盲人輔導會的總幹事。他當時提到,希望有一種能夠隨身攜帶的電子儀器,方便視障人士隨時隨地解讀文字資訊。其後,我和同事經過研究,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便是通過普通數碼相機把文字資料拍攝下來,再利用經過一個電子讀取裝置,將文字內容轉換成聲音播放出來。這雖然只是一個小發明,但對視障人士卻很有用。以後他們碰見巴士路線牌、餐廳菜牌、報紙雜誌等,都可以迅速了解其內容,而不需動輒依賴別人的幫助。

經過將近半年的研製,第一個製成品「電子眼」終於誕生了,我在早前由香港盲人輔導會舉辦的「視障人士數碼新領域啟動典禮」的活動上,親自把這個製成品贈送給該會,並即場作出演示。亳無疑問,我清楚了解到,IT產品很難做到一推出市場就十全十美,而是需要不斷改進品質,經過不斷改良,慶幸最終完成產品。事後,一些記者朋友還好奇地圍繞該產品向我追問了一些問題。我覺得作覺得作為一家科技企業,應該不單只考慮進行商業性質的活動,更需要在履行企業社會履行責任。這除了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為股東和投資者賺取利潤,另外更要為企業創造社會價值,不僅是依法納稅,維護勞工權益,也要熱心慈善公益和社區參與。我相信積極推廣將科技應用於人們日常生活中,讓更多人能夠享用科技帶來的成果,這不單履行了推動科技發展的社會企業責任,更可以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較優質的生活。

刊於 - 基督教週報

Friday, September 21, 2007

與王錫基署長探討科技發展的「玄機」


昨日,我與科技界的幾位朋友約晤了創新科技署王錫基署長,交流一下對本港科技發展的看法。

王署長表示,他自2003年6月從電訊管理局總監「過檔」出任現職,不經不覺已有四年多,期間,他見證了香港科技業一些可喜的變化,這可以從兩組比較2002年和2005年的統計數字來加以說明:其一,商界投入研發活動的開支,由只佔香港整體研發開支的33%,已上升至52%;其二,全日制研發人員數目亦由13,000人增加至22,000人。

另一方面,香港與內地也日漸加強科技創新方面的合作,在特區政府和科技界的努力爭取之下,內地已同意讓香港的大學和科研機構申報在港設立國家重點實驗室,並鼓勵本港專家參與相關的國家標準制定工作。

不過,我和參與晤談的科技界朋友都表示,雖然香港在科技發展方面已出現上述的良好變化,但與亞洲其他三小龍(韓國、新加坡和台灣)近年在科技創新領域突飛猛進相比,特區政府應該可以擔當更積極的角色,以便假以時日讓整個香港社會都養成重視科技發展的環境和風氣。

事後,我覺得,科技業界和相關官員如果可以多些進行這類坦誠的溝通,加強互相了解,對於大家合作推動科技發展,是很有利的。

Tuesday, September 18, 2007

東方矽谷

我相信有不少人聽過美國矽谷這個名字,矽谷(Silicon Valley)在多年間創造了無數神話,惠普、IBM、英特爾、蘋果、雅虎、亞馬遜書店等大企業也在這裡建立。美國矽谷造就了無數的科技企業發展,亦成為其他城巿仿傚的對象。究竟美國矽谷有什麼吸引力?

美國矽谷為何成功?有專家認為,矽谷主要成功的因素關鍵在於人才體系、創業文化、風險資本以及完善的政府服務、法制體系和基礎設施。首先矽谷的發展是由人才來推動的。另外,需要其他的輔助條件,不能只單靠人才。人才的創業意識也需要具備,因為沒有創業意識,科技的成果便會石沈大海。風險資本也相當重要,也是成為矽谷神話的催化劑。人脈、創業文化及風險資本具備,最後加入完善的政府服務、法制系統和發達的基礎設施條件,便能全面令矽谷走上成功的道路。

創意思維的成功例子有網站Youtube被Google以高價收購,兩位創辦人陳士駿及Chad Hurley也只不過是二十多歲的年青人,因為他們的創新思維及風險投資者的輔助,使成為新媒體時代的成功例子。

其實前資訊科技署署長在香港資訊基建博覽2000中表示過:「他相信香港已具備日後成為亞洲矽谷的重要成功要素,當中包括自由巿場、企業精神、完善的法律制度、優良的基礎建設及發展良好的資本巿場。」可惜2001年科技網爆破,當年經濟低迷令政府對科技發展卻步。近年經濟轉好,香港也正向知識型經濟發展,我相信政府應在這個合適時候投資科技發展。

在一年多前我的公司搬到科學園,認識了很多從歐美等地回流香港創業的朋友在科學園尋求資金,而我與一班朋友亦成為他們的投資者。我相信香港讓創意創新的年青人發揮,配合投資者的支持,再加上政府完善的法制系統及基礎設施條件,香港是有能力成為東方矽谷的。



刊於 - 基督教週報

Monday, September 17, 2007

借鏡美國 做區域資優教育中心

兩名資優生跳級升讀大學,成為近期傳媒熱炒的新聞,社會各界普遍對資優生大感興趣,有兩三個科技界朋友也不約而同地問筆者,其子女極有可能是資優生,但學校卻沒有評估的機制,自行在外面作評估又費用太高,不過,他們說無論要花多少金錢,「死慳死抵」也希望評估一下。這個問題實在值得深思,傳媒的焦點總是放在兩位資優生的智商和學習成績,卻沒有作過前瞻性的思考:香港究竟有多少資優生被埋沒?政府應該制定甚麼相應政策?

鑑定機制 開設特殊課程
今天,我們說的是世界村,而在全球化下,各大城市都各出奇謀,吸納更多外來人材,但香港反過來卻忽視本地資優材,不是莫大諷刺嗎?政府雖然在二○○一年已推出「特別資優學生培育支援計劃」,但效果不彰,特區政府至今也沒有清晰和完備的資優教育政策和配套措施。

反觀世界其他地方都十分重視資優教育。美國的資優教育(或稱gifted education,天才教育)便發展得相當成熟,以得克薩斯州為例,1987年已完成立法,要求州內所有學區為不同年級的天才資優生開設特殊教育課程;三年後又制定了天才教育計劃,建立了較完善的天才鑒定機制,考核過程也是公開公正的,鑒定小組由老師和家長組成;天才教育更備有專款,資金來自政府撥款、私人捐款和基金會。此外,還有一些致力於天才教育的民間非牟利機構,例如得州天才教育協會,提供相關的諮詢和經驗交流。可以說,得州不論是從政府到民間,對資優教育都是重視和支持的,這都值得香港借鏡。

一些研究發現,在各級學生中,資優生大約佔百分之三,其實為數不少,關鍵在於如何加以識別,以及如何培育。在最新的世界潮流下,資優生的概念也在演變,惟智商測驗分數或考試成績至上的觀念已逐漸被摒棄,主流觀點認為,資優生通常會在一項或數項智能中表現優異,是以相應地,資優教育也從重視學生的單方面才能,轉至看重多種能力的均衡,從只重視學業成績轉向重視學生的「社會和情感需求」。

那麼,香港應該制定甚麼樣的資優教育措施呢?首先,當然要從培養人才的規律出發,借鑒其他地方的資優教育經驗,制定周詳的甄選機制,然後推行全港的測試和統計,去發掘大多數的資優生。還有,是推出各項針對性的培育計劃,要做到通才教育和因材施教相結合,既強調按資優生本人的志趣發展,又以各類課程協助其建立廣博的知識基礎,還要讓他們參與一些社會活動,增進對社會的認識,並鼓勵合群精神。

助家長教師 勿揠苗助長
政府除了撥出資源發展相關課程、培訓師資以外,也應為家長、教師提供足夠的引導和支援,不要讓他們走向極端,揠苗助長,摧殘孩子身心的正常發展。政府也要向社會推行教育和宣傳,不要對資優生過分吹捧,使「資優」標籤變得太沉重,最重要是設法為資優生提供多些自由發展的空間。

香港以如斯細小的地方,卻已擁有八間大學,在師資和設備等都是國際水平,從長遠和宏觀的角度看,我們應該積極制訂政策,吸引其他地方的資優生來港學習,讓香港逐漸發展成為區域資優教育中心,這對香港的教育界和整個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Sunday, September 16, 2007

港府增持港交所理據不足


港府繼九八年金融風暴入市後,今回再次大手在市場上購買港交所股票,數額之大,令人有點詑異,也摸不著頭腦。事後,政府解釋增持港交所股權的理據,是希望以股東身分推動港交所的工作,並指出要在三個層次推動港交所的發展。

但,依筆者看,政府的「解畫」似乎仍未能完全解釋清楚當中的來龍去脈,也未有消除公眾的疑惑。看來,政府實在需要向公眾更清晰闡明箇中原委才行。

應以監管者身分推動政策
港府提到的第一個層次的合作,是政府與政府之間層面,謂增持港交所股票可以促使香港和內地政府在政策角度作進一步磋商,例如有關人民幣業務、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機制、港股直通車等合作。然而,要推動、落實這些政策,兩地政府只需衡量政策是否對各方有利,這與港府是否港交所的最大股東並沒有丁點關係。相反,港府一旦成為港交所的大股東,在推動兩地交易所政策合作上便有了利益衝突之嫌,而市場也會質疑港府把自家利益作為優先考慮點。政府真的要推行政策層面的合作,理應是以獨立第三者身分擔當市場的監管者去推動,而非實際參與者,這就像球證不應落場踢球一樣,是簡單不過的道理。

有益長遠發展 股東應支持
港府指另一層次是交易所與交易所之間的加強協作,包括A股和H股同步上市安排、交易所之間分享訊息等。但基於以上相同道理,這層次的合作也理應根據雙方利益,以能促使兩地市場更趨完善、更具規模化而施行。如果這些政策對港交所的股東是有利的,那麼即使政府不是港交所大股東,推行政策也不應遇上阻礙。相反,若政策對港交所不利,則即使政府希望強推也不可能,畢竟政府在港交所的權益只百分之五點八八,但外資基金則持有股權約近百分之四十,強弱懸殊,政府又怎能匹敵?

第三個層次,是交易所股東和股東之間的關係,官方的解釋是政府在成了港交所股東後,自然多了一樣工具,能更靈活地達致這方面的協作目標,例如香港與上海交易所可以互換股權,而若非股東的話,政府連考慮這樣做都不行。

筆者不禁疑惑:何以不行?同樣道理,在商言商,只要對兩個交易所長遠發展有利,雙方的股東都應該會支持,這跟政府是否大股東沒有甚麼關係。反之,若對股東不利,則港府手上的百分之五點八八股權卻又不可能壓倒外資基金的四成「話事權」,也自然不能成事。

還有,是兩地交易所性質大異,上海交易所開宗明義是「為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而港交所則是「一家市場主導並向股東負責的機構」,若兩家交易所要推行股權互換,那將來的運作方針又該如何?是謀求一般股東的最大利益?抑或是以追求國家、地區利益為前提?當這類重要事項在股東大會表決之時,外資基金股東又應如何看待和評估上交所的權益和立場?

故此,港府必需以港交所大股東身分才可以推動的工作,實在不多,最大的可能是,把手上百分之五點八八股份和上海交易所互換股權。但這樣一來,港府換取的上交所股權,其回報又是如何?以公帑買下的股票投資,在換股後又是否值得?況且,上交所拿著這麼少的股權,即使成為港交所的最大股東,作為也不會太大。

總之,政府動用大筆公帑增持港交所,公眾仍然難以明白箇中原委,究竟是甚麼原因使政府要冒大不韙而作此決定?是否有更多內情不便透露?無論如何,要令市場信服,政府還需向公眾交代更多、更紮實的理據才行!


刊載 星島日報

Friday, September 14, 2007

金企鵝杯


前兩天我應邀到北京出席《京台科技論壇 – Linux論壇》兼且領取一個兩岸四地開源軟件傑出貢獻奬。這個奬項是頒發給在推廣宣傳Linux理念,教育培訓、或產品研發等方面有特殊貢獻的人士,各地會推薦一名得奬者;我常有推動OSS,所以是被推薦的其中一位人選,還有包括代表大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及代表台灣的開放系統協會理事長許清琦。

2007年兩岸四地開源軟件大賽金企鵝杯將繼承2005年大賽活動精神,進一步推動兩岸四地科技交流與發展。不但繼續以競賽活動為主要形式的科技交流,同時將組織深度研討和實地考察、觀摩活動。大賽並將探討今後更深層次的實質性合作,推動共容性基礎軟件在兩岸四地快速發展,提升軟件業集體創新能力;為原創軟件成果提供客觀、公正、權威的評價;在技術應用、研發創新、文化傳播、人才培養方面對於突出的貢獻者予以支持和表彰。

大賽集合了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等地眾多參賽軟件進行比賽。大賽結合參賽作品的應用性和設計創新程度分別設立一、二、三等奬和傑出貢獻奬共二類奬項。大賽的獲奬者是在兩岸四地各賽區競賽的基礎上經過選拔並推薦優秀者參加,由兩岸四地專家、評委共同選出,經大賽組委會確認在產品應用、設計創新方面有突出表現的開源軟件;以及在推廣宣傳Linux理念,教育培訓、或產品研發等方面有特殊貢獻的人士,以表揚獲奬者在開源軟件領域中所做出的貢獻。大賽活動將充分體現團結協作,共同發展的精神,積極推動以Linux為代表的開放源代碼項目向易用性、實用性、廣泛性應用的轉化。

Thursday, September 13, 2007

WiFi城市的商機 民間的3G網絡

特區政府在今年3月提出要香港成為WiFi city的構想,並主動申請撥款2億在各政府設施如圖書館設立免費WiFi區,加上大型機構如機場、科學園等的支持,幫助香港在WiFi城市踏出了第一步。那究竟一個WiFi城市會帶來什麼商機,如何方便中小企營商呢?

3G網絡雖然帶來不少新的商機,其相關的無線增值業務亦隨之一一發展起來, 但始終3G是電訊公司的遊戲,一般中小企只能跟隨他們的遊戲規則參加。但相反,WiFi卻是一個民間運動式的科技, 暫未有統一的標準,網絡協議也是最簡單的。隨著WiFi的技術進步,某些應用已經可以和3G競爭,甚至超越3G,本文將舉數個例子,與大家逐一分析。

WiFi電話
IP-Phone是基於互聯網的電話對話系統, 加上WiFi就是最好的配合。最近推出的一系列Skype電話就方便用戶可以像用普通手提電話一樣在家中或辦公室使用,但現在還不能從一個WiFi站跳到另一個站 (3G技術稱為handoff) , 所以只局限在有WiFi或無線網絡的地方。但大家可以想想, 如果香港真的成為WiFi城市, 那我們是不是可以主要用WiFi來打免費電話,在WiFi收不到時才自動轉到3G網絡呢? 如果是的話,應該可以節省中小企及一般用家在通訊方面的支出。

WiFi電視
Youtube的流行造就了一些新的市場出現,其中一個就是WiFi電視。視頻應用一直都是3G網絡的主要買點,, Smartone最近與中文大學合作的項目就是利用3G來播放Yyoutube上的短視頻。但按頻寬來說,WiFi還是大很多,所以WiFi電視的出現就帶來一些新的應用,一些新的手提電視可以基於WiFi來收看網上視頻,就不必支付GPRS的費用。

各中小企管理人可以隨時收看電視,監察著股市及各地政局的波動,因為局勢的變化可能對生意有很大的影響。WiFi 電視對中小企也是重要的應用。

WiFi IM
手機IM在中國已十分流行,由於十分方面及便宜(人民幣RMB5元包月),已經有不少用戶減少上網吧的時間,轉移單用手機IM來聊天。這可見移動的IM將會是一個潛力很大的市場,如果有一些既概可用GPRS又同時支援持WiFi的IM手提裝置,這可能就是新一代的主流通訊工具。

不少銷售人員都會用IM 這即時通訊工具來和客戶保持聯繫,方便更新資料。加上WiFi IM的應用以文字為主,減低在報價及時間上等資料方面的出錯機會,對中小企有不少幫助。

WiFi遊戲機
自從P2P增加了Bluetooth及WiFi功能後,手提遊戲機不再是個人玩意,多玩家的遊戲及在線遊戲變得容易得多, 如果WiFi更加普遍,玩網上遊戲就變得更為普遍,不必有電腦上網才能玩, 玩家可以帶著遊戲機,, 每逢等人、等吃食飯時就玩一玩, 這尤其適合隨意的遊戲 (casual games)。

這些例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共通點-- – 沒有大電訊公司的參與。這類項目原本都是電訊公司及大型流動設備生產商的天下,一般中小企基本上很難參與其中, 但如果香港真的成為WiFi城市,很多地方可都有免費WiFi的話,參與的機會便會大大增加,所以說WiFi是民間3G,。而中小企也會因為WiFi 而幫助到企業的運作。

但這些WiFi產品成功與否,完全取決於WiFi城市的熱點覆蓋。希望真正的全面覆蓋可以早日出現。

轉載 《SME World》

Monday, September 10, 2007

6A品格

最近碰到一位IT界的舊朋友,閒談間知道他的生意已交給其他人管理,現在全心全意服務社會。這個朋友也提及到他所參與的一個機構「香港有品」,在好奇心驅使之下,我便上網到這機構的網站瀏覽。「香港有品」是一個提倡香港人要有良好品格的一個網絡社群,他們組織很多有關培育良好品格的活動,其中一個是提倡6A品格的課程。

6A品格是Acceptance(接納)、Appreciation(讚賞)、Affection(關愛)、Availability(時間)、Accountability(責任)及Authority(權威)。6A品格教育原則是美國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麥道衞博士(Dr. Josh McDowell)所提出的一套完整實用的子女教育方法。麥博士在子女教育,婚姻輔導領域已積累有30年的經驗。

為何我會提及這個6A品格?因為這個6A品格所提出的原則令我聯想起香港新一代的品格文化,6A品格中的Appreciation也令我有着最深刻的體會。因為工作需要,我常到訪日本。而我發覺日本人每次下巴士時也會向司機敬禮以表謝意。除此之外,日本人在很多場合也會向為他們服務的人員行敬禮,這些行為實在值得我們學習。雖然有說他們的行為只是一種習慣而已,但是我相信願意作出行動總比只得空談的好,因為如果連行動也欠奉,實在更難以叫人相信他們是有謙恭的心意。

在家中我除了學習多欣賞兒子之外,我亦以6A品格鼓勵我的兒子多向師長們表示感謝,我鼓勵他寫信給曾任教他的小學老師們,以感謝他們的教導。我相信從小的教導對培養他的良好品格甚為重要,對日後他的品格發展也有益處。香港的年青人較多事情不用自己處理解決,而對於所得到的幫助多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絲毫不存感激之心,如果他們能好好地去學習主動感謝為他們服務的人,心態得以改變過來,凡事能存謙恭的心,那麼我相信他們與家人、師長和朋友的關係也會大為改善。

刊載 - 基督教週報

Saturday, September 08, 2007

你是否懂得自己的心?

上星期六,我應邀參加了一個講座,演講者是資深心理治療師顏嘉琪博士,主題是從東西方智慧探討心靈管理的方法,很受啟發,希望與大家分享一下。

身為管理人,縱使談不上「日理萬機」,每天也總是要管理大大小小的問題,卻往往因此忽略了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管住自己的心。很多人習慣於讓自己整天都忙得透不過氣來,卻很少會有意識地停下來想一想:我懂得自己的心嗎?

其實,一個人的心,所代表的是他的感覺、他的想法;所謂心靈管理,就是要探討如何管好自己的各種情緒和念頭。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各式各樣的情緒,甚至難免會有一些負面的情緒,例如,我們會因為遭到別人指責而感到悶悶不樂,這是人類情緒的自然宣洩,是正常不過的事,不能視之為病。

可是,同一種負面情緒在某些情況下卻有可能變成當事人的負擔:一種情況是,當你固定用一種情緒來處理你的人際關係,例如動不動就對別人發脾氣;另一種情況是,當你展現的情緒受另一層破壞情緒的操控,例如你感到悶悶不樂,可能是由於懷有自責、嫉妒、仇恨等情緒,這樣,你的心也就不可能平靜。因此,要管住你的心,就要學會透過情緒這面鏡子去觀察自己的內心世界,尤其不要讓各種破壞情緒把你控制住。

那麼,究竟有甚麼辦法能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顏嘉琪博士有以下這些建議,大家不妨一試:(1)通過靜坐、瑜珈之類活動練習專注,嘗試傾聽自己的心的聲音;(2)寫情緒日記,分析自己當天為何會有某種情緒、其表達方式和背後的目的又是甚麼;(3)培養某種宗教情懷,可以激發我們內在的真、善、美;(4)親近大自然,擁抱大自然。

的確,我們有時候會感到渾身不自在,也覺得無法誠實的做回自己,原來那是由於自己的心靈閉塞了。在這種情況下,就連我們自己也多少有些「失控」,更不用奢談管理別人了。因此,要做一個成功而受人尊重的管理人,最好還是先管好自己的心,讓自己常常處在心平氣和的狀態。

Friday, September 07, 2007

北上升學


一向以來香港的家長們為著子女前途,不惜花上數十萬元送子女到外地留學,但近年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們選擇送子女到國內升學。跟據資料顯示,港澳台人士報考內地研究生由二零零零年的二百八十六人增加至二零零六年的一千一百零六人,報考人數以倍數增長。

為何到國內升學的港人會增加?我想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到國內升學的花費相對在外國升學或是在港升學要為便宜得多。一般在港修讀一個大學課程每年要花上四萬至八萬元,三年的大學學位便要十二萬至廿四萬港元了。到外國修讀大學課程更是動輒要花費數十萬元。但到國內修讀一個學位課程就便宜多了,一般而言學士學位課程每年學費大約四至五千元,專科都只不過是七、八千元,住宿都只是千多元左右,這個價錢實在比外國甚至香港低多了。另外,到國內讀書除了可以在學術上吸收更多國內知識外,更可建立在內地的人脈網絡。港人北上工作已很普遍,如孩子能認識國家發展及增強內地的人脈關係,也會對將來工作發展有利。我曾到訪西安一間學院,學院裏的圖書館每個角落都坐滿了看書的學生,走到草地上我又看到很多學生,他們不是在草地上閒遊說笑,而是一個個低垂著頭看著手上的書本,我相信國內濃烈的讀書氣氛也是港人願意送子女到國內升學的另一個原因。

雖然到國內讀書有不同的好處,但有些家長亦會擔心子女到國內讀書可能會因此而學壞,因為港人學生的零用錢一般都比國內人多,而國內消費也比香港便宜,當子女花錢在各種消費上,部份家長們擔心會影響子女學業,嚴重者更可能會學壞。所以如要送子女到國內學習,也不應給予太多的零用錢,以免子女亂花金錢。

在港怎樣才可以報考國內的大學入學試呢?香港的京港交流中心專責促進內地與香港以至海外留學及學術交流,並提供諮詢、聯絡及資助等服務。而他們更可安排港生在本港接受有關考試。據聞,一般內地學生升讀國內有名的大學學分為六百分,但港人報讀入學學分只須四百分便可以了。因着以上種種的好處以及靈活的安排,無怪乎往國內升讀大學漸漸成為港人子女繼續升學的另一個選擇了。

刊載 - 基督教週報

Wednesday, September 05, 2007

訊息無障礙


日前,我應邀出席了由香港盲人輔導會舉辦的「視障人士數碼新領域啟動典禮」。

還記得大約九個月前,探訪該會的總幹事Kim Mok,聽他談談與科技企業有甚麼合作的主意和機會。他當時提到,希望有一種能夠隨身攜帶的電子眼,方便視障人士隨時隨地解讀文字資訊。這固然是個好主意,但關鍵在於落實執行,因為這涉及到把視障人士的實際需要和科技研發人員的專業經驗結合起來,既要好用,又要容易操作,更要匯集不同的技術,需要大家共同摸索一番。幸好阿Kim是一個很實在的人,不是講完了就算數,而是積極促成本公司將當日所談及的意念變成新的產品。

其後,我和同事「左度右度」,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首先通過普通數碼相機把文字資料拍攝下來,再利用一個電子讀取裝置,將文字內容轉換成聲音播放出來。這雖然只是一個小發明,對視障人士卻很有用,以後他們碰見巴士路線牌、餐廳菜牌、報紙雜誌等,都可以迅速了解其內容,而不需動輒依賴別人的幫助。

經過將近半年的研製,終於能夠讓我在昨天的活動上,把第一個製成品贈送給該會,並即場作出演示。亳無疑問,我清楚了解到,IT產品很難做到一推出就十全十美,而是需要不斷改進品質,所以,當同事向現場朋友和記者演示時,我不禁暗自抹了一把冷汗,也慶幸最終完成了整個演示過程;事後,一些記者朋友還好奇地圍繞該產品向我追問了一些問題。

我覺得,作為一家科技企業,很應該積極推廣將科技應用於大家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要不斷了解客戶的實際需要,碰上適當的機會,更不妨與非牟利機構合作,讓盡可能多的人(當然包括了視障人士)都能夠正常地享用科技成果。這樣做,也是為了履行推動科技發展的社會企業責任,相信也能夠獲得本公司的同事和股東的充分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