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7, 2006

支持青年人探索多元文化


當大家談及對現今青少年的印象,似乎普遍都是負面居多,多個月前,恆隆的陳啓宗更指「一蟹不如一蟹」,結果Roundtable 就索性搞一個名為「蟹族大反擊」的活動,並指出今日的青年人是上一代所教導出來的,各位「蟹族」也可以對社會作貢獻。由於可以Roundtable 各位青年人不單有一定膽量,而且有一定的承擔,我亦有幸能夠和這些熱血青年聚首一堂,聽聽他們的目標與理念。

Roundtable 組織鼓吹多元文化,這樣青年才會有各式各樣的理念,有自己的一套觀點,我們的社會就會因此百花齊放。Roundtable 希望增加他們在社會的認受程序及提昇香港學術水平。我覺得香港在知識型經濟的發展路途上,實在需要不同的人才,學術發展當然是不可或缺,因為不少創新思維及技術,都是學術、業界及民間組合的結晶,而多元文化亦有助活出新的創意。

談到Roundtable 的未來三年至五年的發展,他們說兩年前根本沒有預計像今天的成果,故此前路仍在摸索,暫時是以企業、非政府組織及咖啡店三條腿走路。在企業方面,是以研究及籌辦青年人項目為主。他們會找相關範疇的專家負責各研究項目。由於香港有不少的研究機構,不少專家都會是被「羅致」幫忙的對象,希望Roundtable 能培養出自己的研究隊伍,將自己人才培育成專家,這才有利他們突圍,以及日後的發展。

由青年人為青年人籌備活動,的確是一個好嘗試,相信各項目應該更合青年人的口胃,而且透過反思,青年人更會了解自己身處的社會及個人的位置,相信他們能與時並進。

要營運這個七百多人的組織,殊不簡單,他們不如商會般有固定的贊助,加上青年朋友每月薪金不多,未必有太多「閒錢」可以回饋。再者,青年人的社會網絡未必足夠尋找社會賢達的慷慨捐輸,故此,要籌集足夠的營運經費,確實是考驗重重。相信憑著青年人的幹勁、決心及熱誠,他們有機會解決所有問題,而我也樂意支持。

看見他們,就想起自己當年誤打誤撞開公司的日子,當初欠缺周詳的計劃,故此交了不少「學費」才做到今日的成績,路雖然不易走,但也走過了。希望Roundtable 諸位青年人他日無論遇到任何困難也要堅持理想,活出他們的路。

會面之後,他們送了很多本其出版著作給我,看來,我這個聖誕及新年假期不愁沒充分的精神食糧了。

註: 相片左起: Roundtable 沈旭輝、Simon Tang、我及Teresa Tsang)

Wednesday, December 20, 2006

與科技人飯局



星期二參加了Industry Strategy Symposium,在這個充滿渡假氣氛的屯門黃金海岸,似乎對「腦震盪」特別有利,各人在會後的飯局均暢所欲言,談談中港科技未來,連趕著回市區的同業也願意多留一會。來自中港台的科技人,包括SEMI China會長Mark Ding, 中國電子商會的副主席 Ning Wang,SMIC上海Charles Huang,台灣Fabless Semiconductor Association 執行董事 Dr. Jeremy Wang,以及匯賢智庫的葉劉淑儀及其他香港科技同業等,十分熱鬧。

說回科技,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SMIC,本來它可以是一間香港公司,最後選了在上海落地生根,不得不說可惜。而當年負責拉紅線的田長霖亦已仙遊。這是代表香港科技沒將來嗎? 這又不是,香港科學園也成立四年了,而當晚飯局也有不少是科學園的企業精英,其中一名更是史丹福大學回流香港的高材生,並曾在矽谷打滾十多年,他的企業有望步晶門科技後塵,成為另一間出色的科技上市公司。我相信隨著更多海外科技公司搬到科學園,及更多海外科技精英回流闖一番事業,未來將會有更多分拆出來的科技企業,令香港科技界有望穩步上揚的發展。

此外,大家也就中港台的科技作比較。他們說台灣雖然在科技發展經驗較多,中研院也有數十的歷史,但是要將台灣的一套全盤搬到香港或內地是行不通的,因為台灣廠家的營運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在內地營商也有自己的一套遊戲規則,故此,需要互相適應,並加以利用,才可以取長補短。加上中港台各有所長,所需要的營商方式、知識及技巧或有所不同,故需要不少時間去建立理想的模式。

席間集富創業投資的陳鎮洪認為2000年受吹捧的 TMT ( Technology-Media-Telecommunications ) 概念和現在的TMT概念很不同,因為從前的多媒體沒有現在般發達,想深一層,現在3D網上遊戲、YouTube、Blog、GoogleMap等革命性技術,的確不能與從前同日之喻,投資者會尋找更新的技術去投資,故此,科技人才要有定創意及市場觸角,闖出自己的新天地。希望香港他日能培育出有關人才。

Tuesday, December 19, 2006

科大傳奇


終於完成兩年香港科技協進會會長的會長任期。上星期五,本人行將卸任的紀念日子,特別請來一名配合科協宗旨的演講嘉賓 –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教授,談談其辦學的心路歷程。現時科大是世界級一流的大學,其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更名列全球第二位,在短短十年間有此成績,實在是一個傳奇。

科大能有如此佳的表現,成績斐然,值得香港人驕傲而且更得到亞洲區,如中國內地、日本、韓國,甚至莫斯科的媒體爭相報導。這一切不單有賴創校時一班優秀華人學者的共同努力,也是他們教職員日後積極研究及開發的成果。

面對未來挑戰,科大的目標並不是要和香港其他七所大學比較,而是要在全球競爭中突圍。故科大將成立一所高級研究院,網羅優秀年輕人才,而這所高級研究將邀請楊振寧等諾貝爾獎得獎者擔任顧問,並招募優秀師資,期望假以時日,香港能培育出更多卓越表現的研究員,甚或諾貝爾獎得獎者,並在尖端科技領域中,嚮譽國際,成為世界級的科技研究中心。

由於未來五十年是亞洲的天下,科大有此雄心及遠見,對本地科技界也是一件好事,希望政府與業界一同支持,建設科技香港。希望這所高級研究院能令香港成為亞太區科技樞紐。從科大的例子,我們知道只要肯承擔、肯努力、肯付出,香港在辦學方面亦可以有一定成績,希望我們不單能辦好一間出色的科技大學,而且也能締造一個尖端的科技城市。

希望這所高級研究院建成之後,我們業界能廣納這些人才,令他們的才能可以充分發揮,而這些優秀人才,亦肯留在香港落地生根,開枝散葉,這樣香港科技發展才會穩步成長。

我雖然畢業於中大及理大,對於科大有此成績,並不感到汗顏,反而覺得這是香港人的光榮,並為香港科技界感到高興。希望我將來能和科大有更多合作,為開拓高新科技作貢獻。

(圖為科大的朱經武校長及2007年科協會長唐偉國)

Monday, December 18, 2006

失明人士與IT

早前遇到老朋友莊陳有,談到失明人士使用資訊科技的困難,因此,上星期六專程到香港失明人協進會走一趟,了解有關情況。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不少電子產品具備更多功能,傷殘人士理應可以一同受惠,但是由於不少增值功能,只是針對一般用家,失明人士未必可以應用自如。例如,失明人士根本無法瀏覽多頁菜單(Menu),沒有軟件附助,他們更沒法寄短訊給朋友及閱讀電子資訊,他們只能「死記」一些較常用的功能,實在倍感不便。

現時方便失明人士使用手機及電腦的軟件,主要以英語為主,加上價錢十分昂貴,動輒要數千元至數萬元,並非在他們負擔能力之內。若果是使用內地軟件的話,雖然價錢較相宜,但卻以普通話為主,沒有廣東話版,對本地失明人士來說,真是極不方便。難道是香港市場太細,沒有公司願意投資?

聽到他們的介紹,原來內地對失明人士應用軟件及器材的開發,似乎比香港走得更快,例如,他們所用的熊貓手機就是一個好例子。其實只需在軟件作少許修改,如加上 text-to-speech 功能,就能幫上一大忙了。

而當中一個盲文輸入法軟件是由本地工程師義務為他們開發的,由此可見,香港擁有相關的開發人才及有心人,只要我們積極推廣及極開發其他有關軟件及器材,我們同業應該可以做得更多,不少傷殘人士也可以受惠,我相信香港工程師的能力及愛心,絕對不比內地或其他地區遜色的。而香港的公司要做一個良好企業公民,在產品設計時,一同考慮殘障的需要,令產品更容易使用。

事實上,香港有七萬多名失明人士,當中千多人為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會員。我希望政府能尋找業界合作,開發一些能幫助全港二十多萬失聰、失明、肢體殘障及自閉症人士學習的軟件。因為這些殘障人士也有靈活的腦袋,只要有適當的科技及器材配合,就能縮窄他們與一般人士的分別,令他們也可以對社會作出貢獻。希望大家可以和我一樣,一同加入縮窄傷殘人士數碼隔膜的行列。

Saturday, December 16, 2006

從選舉的領悟

十一月二日,我報名參加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所以暫停寫網誌。現在,我又能夠以blog 會友。時代雜誌也說本年風雲人物就是在電腦面前的「你」,大家一同吒吪風雲。

過去一個月,真是馬不停蹄,但是十分值得。因為通過這個選舉訓練,我粗略估計也接觸超過一千名業界人士。諸位業界朋友不但對IT界有期望,而且各自有不同意見,因此,每一次見面、每一個電話也有得著。

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與IT20有個約會」的選舉活動,當日出席人數十分踴躍,前後共有百多二百人IT界人士參加,加上不少傳媒採訪及「扑咪」,令整個地方擠得水洩不通,整個選舉也從此熱鬧起來,成為城中焦點。希望他日我們IT界其他議題也有如此多篇幅報導就好了,那時社會一定會更重視本港IT發展。

說回是次選舉結果。由於「有競爭的特首選舉」為城中熱話,因此今次投票比上屆增加。其實這也是一件好事,這表示大家也關心這個選舉委員會選舉。加上,不同背景及取向的人士也能入選成為二十名業界代表之一,由此可見,選民比較看重候選人的政治理念,而不是候選人在業界的知名度,選舉比想像中來得較為政治。無論大家是否認同,選舉結果已清楚顯示出選民不單關心自己或業界的事,或候選人如何盡心盡力為業界工作;其實選民也同樣關心有關政治議題,因此,來屆候選人應該要有所平衡,既要為業界盡忠,也對政治及社會議題有一定關注。

選舉結束不代表我的工作就此結束。我又要開始忙個不停了,誰教自己當初答允選民要做民意調查,歸納民意取向 J

未來兩個月,我又要出動聆聽各位業界朋友的想法,如果你看到這個網誌,歡迎回應。謝謝!

Tuesday, November 14, 2006

通頂搞論壇


上個星期一完成了一個大「project」,就是傑青為青年人籌辦一年一度的「明日領袖高峰論壇」。事緣,我今年擔任傑出青年協會的理事, 而且也答允成為論壇的搞手,我的拍檔就是羽毛球好手陳念慈。

大家與各籌委成員捱了不少個晚上開會,並需要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完成所有工作,殊不簡單。當天也有少許「蝦碌」情況,不過,活動最終也能順利完成,實在是可喜可賀、飲得杯落呢!

回顧當日所有環節,黃仁龍司長和學生的分享對話尤為精彩,而新一屆傑青對各位青年的鼓勵,同學們也聽得津津有味,全場二千多人情緒高漲,活動也在愉快的氣氛下圓滿結束。

大會的主旨是推動當日二千位學生成為明日領袖,教他們不要只顧自己及一味讀書求分數。同學們要一同做到今屆大會主題「獻出我本領」。我們籌委成員相信,有能力的人,應該與社會分享。就如當天一起立誓所言「本著愛心、領袖人群」,這也是「明日領袖」的真正意義。

再看同學們及報章的反應,同學們不約而同在問卷用「有意義」來形容這個活動。我覺得很感動,因為在功利主義的社會中,能用真心去愛身邊的人也殊不容易。加上,多份報章在兩樁全城哄動大事之時也有報導我們活動,由此可見社會的認同,各位籌委成員辛辛苦苦的努力,沒有白費啊!

在此,多謝Yvonne, Karen, Paul 及楊學明牧師通宵達旦佈置會場及檢查各項細節,實在感激。

Saturday, November 04, 2006

中央政策組開始探討科技策略了

前天去了選舉事務處遞交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的報名表格,當初還以為我們一班人已一馬當先,誰知有六位IT 同業比我們搶先一步,令頭兩天登記人數加起來已經十多人。可想而知,今次的選舉應該是多麼熱鬧。其實多些業界朋友出來參選,一同影響政府科技政策,為業界出一分力亦算是一件好事。不過這也暗示在這次分組選舉中很難輕易勝出。看來我真的要加把勁,努力拉票。

至於今天,我下午去了政府總部,事緣中央政策組「開壇」講十一五規劃,討論十一五規劃下的信息科技發展。以我記憶,特區政府一直以來似乎沒有特別的科技政策,中央政策組這次肯主動探討有關議題實屬難得。更難得的是,今天的論壇有差不多一百人參與,大家都是真心希望科技業茁壯成長。

今天我和港大的Paul Cheung 受到劉兆佳教授邀請,代表科技界作專題報告。我亦趁機出盡九牛二虎之力力勸政府重視科技發展。如果今天我們不在訊息科技多下功夫,香港就會很易被邊緣化。再者,看到廣州、深圳及其他城市在訊息科技產業上不俗的發展,香港未來的定位怎不教人擔心? 幸好,在十一五規劃下,香港在訊息服務業方面也有一定角色,令人感到欣惠。

會上,大家都踴躍發言,我衷心希望香港在訊息科技範圍上好好定位,以免將來被淘汰。我衷心希望透過今次論壇,中央政策組多點著墨,令特首更重視科技發展策略,不要枉費我花了整整一個星期努力搜集資料,連重陽假期也沒有鬆懈的準備功夫。

Wednesday, November 01, 2006

香港有條件 推動國家數碼化

城市數碼化 – 香港、新加坡、廣州三城記

<刊登於 2006年11月1日 香港經濟日報A36版題為「香港有條件 推動國家數碼化」>

香港正大步邁進知識型社會行列,故此,科技的應用和普及,直接影響了香港經濟和社會能否成功轉型。繼2004年修定數碼廿一政策後,新一輪的政策諮詢正在密鑼緊鼓的進行中,而不少科技從業員也認為,是時候應要深入探討「數字城市」這概念了。如何把握新一代互聯網及資訊科技的新發展,如何讓政府、業界和社會大眾能攜手為數碼科技城市,做出豐碩成果,是箇中關鍵所在。

廣州新加坡 快速數碼化

廣州在城市數位化方面,起步較香港遲,但據聞廣州卻比香港投放更多資源,做得更積極,故此發展速度也似乎比香港快。廣州爭取在2010年可以進身資訊化社會,故此積極建設了全市的寬頻互聯網絡、新一代電訊網絡及數碼電視網絡,在基礎和政策上,盡力配合相關的科技發展和普及。

筆者在上月一個「穗港澳 (數字城市) 科技論壇」中,就聽到有講者指有八成廣州企業已經實現聯網管理,有近九成企業在使用網絡營銷服務,及約七成企業已建立了自己的企業網站,更開展了不同形式的電子商貿活動,而據統計,廣州市的電子商貿交易量,已達至2250億人民幣之巨,廣州的資訊科技產業更佔全市GDP的9%,在「十五」期間,產業的平均每年增幅高達三成之多。

廣州在2004年推行了「數字市政」的第一及第二期,工程現已完結,並已正式投入使用,為城市供水、燃氣、排水、市政設施管理、市政工程管理、園林綠化、服務監督等業務,提供數碼化系統管理。盡管還有不盡完善之處,但這不啻已是個很好的開始。

另方面,也讓我們看看香港的另一競爭對手新加坡。新加坡政府宣佈明年一月起,在所有公共場所近5000個上網點,耗資一億新元(約4.9億港元)向市民提供免費的512K無線上網服務,為期兩年,目標是要把寬頻上網服務由家庭、辦公室、學校擴展至公共場所,覆蓋交通繁忙、人口稠密的商業區及市鎮中心,希望可以藉此提升無線上網人數至廿五萬人。這就是新加坡的「智慧國2015」 (iN2015) 計劃之一。

毋庸置疑,新加坡政府是希望加強通訊業的基礎設施,開發超高速的「下一代全國資訊通訊網路」,以推動資訊通訊科技行業的發展。政府也加強資訊業的研究和開發能力,尤其在互動與數碼媒體領域方面。資訊通訊業目前每年爲新加坡帶來高達400億元的收益。

新加坡的大刀闊斧,政府的高度介入民間事業,和香港的是截然不同,孰優孰劣,當然是難以比較。而事實上,新加坡的一套未必是適用於香港,我們的資訊科技建設大都以民間企業為主導,照搬新加坡的免費無線上網一套在香港施行,肯定會對本地電訊業帶來很大打擊。

做「數碼香港」政府要主動

那麼香港在這些方面又做得如何?數碼發展方面我們其實已走在尖端,但企業還應該多加利用現有的科技成果,以加強企業的生產力、及知識管理能力,政府也應該多鼓勵公營和私營機構投放更多資源在資訊科技項目上,這樣才可以成功建構「數碼香港」。政府應該擔當起領導角色,以推動相關政策、人力規劃、規範標準、和監管法例等,從而推動商界和學術界一同參與,以建設一套全港性的綜合數碼城市系統,讓香港變成真正的數碼資訊大都會。

事實上,香港企業在城市數碼化方面擁有不少寶貴經驗,比如說我們的疾病監控系統、智能身分證系統、及醫管局的電子病歷系統,早已在國際上稱譽。香港絕對可以和廣洲或全國其他城市分享我們的經驗,幫助它們在城市數位化方面做得更實在、更全面,這將有利於全國的整體資訊科技產業發展。

中港在數位城市方面的合作,一定會是雙贏,並可帶來不少協同效應和機遇的。香港企業可以參與整個珠三角地區的區域數碼化建設,更可進一步在其他城市複製,從而推動全國的數碼化進程。若然成事,實在是功得無量。

Thursday, October 26, 2006

發掘子女潛能有妙方

星期日為教會在英華小學舉辦的一個講座擔任主持,當中請了蘇緋雲博士分享教育子女心得。蘇緋雲博士是位科學家, 同時也是一位教養兒女「 高手」。她的「犀利」之處就是四個子女,都是約十歲就進入大學,十四五歲大學畢業,二十歲前便取得博士學位。因此,一大班家長包括我自己也慕名而來,聽聽她分享培養「人才」的心得。

我在研討會中發現香港不少家長,尤其是中產的家長,十分關注子女的成長及教育,很想望子成龍。

蘇博士是香港人,由於很多年前移居加拿大,比較認同美式教育方法,儘量給予小朋友自由。她的小兒子年少時曾把教會的門鎖拆掉,她當時並沒有責備兒子,因為她覺得之前沒有向兒子說清楚教會的鎖是拆不得的。她認為責任不應全在子女身上,家長也得負部份責任。後來,她的小兒子更將他的拆鎖技術,運用在「拆電腦」之上,變成一個電腦專才。

香港不少父母都想給子女自由,可惜現實環境中有太多制肘,加上不少小朋友太沈迷於上網和「打機」,父母不能不管。再者,香港教育制度太偏重於課本知識,在種種升學選校的壓力下,家長們未必能完全放鬆。故此,小朋友很少如蘇博士的小兒子一樣,有不少「動手」拆東西的機會。大家不可不知,動手其實有助訓練靈活的腦筋呢!

雖然蘇博士的一套未必可以輕易完全應用於香港,我也希望身為家長應該把眼光放遠一點,給予小朋友一定空間盡情發揮其不同潛能,而非單單偏重在某一方面,這才可令小朋友均衡成長。我好相信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因此尊重和欣賞每人的獨特性是相當重要。

我的兒子現在已11歲了,除了叮囑他努力讀書外,也有給予他一定的自由度,不過他暫時似乎未對「開鎖」有興趣,我家和教會的鎖仍然很安全。:-)

Wednesday, October 11, 2006

實施銷售稅 – 談何容易?

<本文2006年10月20日在香港經濟日報A43版刊登,題目為 中小企難贊同消費稅>

開徵商品及服務稅(下稱消費稅)的公眾諮詢,不知不覺至今已經歷差不多三個月了,不久前,筆者和一些朋友跟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黎年見過面,盡抒各人對消費稅的意見,並探討在香港實施GST之可行性。整體而言,一言以蔽之:不甚樂觀。

劫貧濟富 商家中小企影響大

任何有爭議性的東西,社會都應抱開放、實事求是的態度,去深入討論和辯解才是。是以在諮詢開始的兩、三個月後,社會似乎已經能理性的討論這一課題,看看銷售稅是否在某程度上配合香港的全盤發展需要,是否真箇有利於香港在世界舞台上的競爭力,這個良性的討論基礎,是令人欣喜的。

說實在的,消費稅想必是有一定好處,有其不可否認的功能,否則也不可能被全球逾160個國家所採用。然而,這稅種又是否適合香港?香港又應否效法其它國家?這一議題無疑極具爭議性,作為IT界別的一份子,我也很著意想看看IT行業內各同業普遍對GST的看法和反應,故此早前在業界內做過一非正式的諮詢和調查,發現過半數同業對GST是持反對意見的,而他們所持的理由也非常實在的。

首先,毋庸否認的是銷售稅的而且確是個累退稅,這就予以市民有「劫貧濟富」之即時印象,因為一刀切的要所有市民都交稅,實在很難讓普羅大眾信服。縱使政府已在諮詢文件中列明各種相關措施,例如向低收入人士或一些商戶提供津貼或退稅等,以平衡GST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但市民對消費稅所帶來的最終衝擊有多寡,仍是滿有戒心,而當中尤以商家和中小企為甚。

事實上,香港過往的成功,端賴低稅率及簡單稅制所致,這讓香港商家更能靈活的應付市場的急劇轉變,更具適應力和競爭力。一旦實行消費稅,便猶如為香港自設進出口關卡,即使把政府提供的退稅措施計算在內,也必然會令香港的貨物自由流動這長久而獨特的優勢有所褪色。

過往,中小企都是因應盈利高低而向政府交稅,至於標準稅率的17.5%是否合理,則屬見仁見智,大家可以討論。而即使因為經濟逆境,特區政府需要加稅以敷不足,社會各界包括各大小企業也沒多怨言。然而在銷售稅的覆蓋下,企業不論是否賺錢,也得要繳交相關稅項。亦即是說,若一些中小企在盈利不保、蝕錢經營之際,它們也得要上繳稅款,這感覺相信絕不好受吧!這其實亦是銷售稅難獲認同的一大原因。

當然,理論上企業可以把稅項轉嫁至消費者身上。但現實是,在香港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經營日益困難的今天,要企業完全把稅項向消費者轉嫁,實在談何容易?企業最終還不是要自己承擔一大部份的稅項?

香港稅基無疑狹窄,而拓闊稅基也顯得有其必要。然而當市民在深入討論銷售稅後,便會發現即使每年徵收5%的銷售稅,額外有300億元的收入,也未必能應付日益膨脹的政府開支。

小政府大市場 減開支勝推新稅

過往十年,政府在教育及社會福利上支出,總共增加了差不多五百億,單就是去年,教育開支已是五百五十億元,而社會福利開支則為三百四十億元。政府開支連年增加,不斷開徵新稅種,甚或不斷加稅以敷開支,也不是辦法,亦很難會得到市民的認同。

因此,我認為政府最應做的,不是考慮徵收銷售稅,而是要量入為出,在縮減公共開支方面多下功夫,以期令納稅人所繳的每分每毫都能用得其所,這便是「小政府、大市場」的切實目標。而若政府真的能提升其服務效率和質素,真的節省了開支,哪即使他日要加稅,市民相信也會理解和接受的。

還有,是實施消費稅的行政困難有多大?會否影響香港的旅遊業?這些都是實在而切身的問題,需要社會深入的探討,筆者期望社會日後可有更多這方面的理性討論,而政府在推行消費稅時也決不能過於草率,必須要先弄清所有隱憂和可能之變數。筆者希望假以時日,社會在充份考慮後,稅制改革能向前推進,以適應香港的長期發展,那必將是香港之福。

Wednesday, October 04, 2006

「單」靠知識型經濟是不行的


九月三十日相約了一班朋友一起共晉晚餐,其中包括葉劉淑儀及匯賢智庫的成員。席間大家談及香港現正逐步走向知識型經濟,而且深信知識可帶來力量及財富。難得這位對科技不太熟悉的前高官也加入了我們的行列,談起IT經來。受過美國矽谷的洗禮果然不同,她也開始認識科技和明白到科技產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並認同業界同僚對科技的投入與熱情,因為科技產業是持續發展的必然因素。

之後,在星期一假期,一班中大電子工程系的校友相約和前系主任林逸華教授品茗。碰巧也討論「知識型經濟」這個話題。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擔心香港年輕新一代的成長和出路。此話何解?因為在「知識型經濟」的旗幟下,未來的畢業生會漸漸走向兩極化:專業人士(如校友們)的子女,升學就業會比較順利;但對於低收入的家庭,由於父母無法為子女提供良好的讀書環境,所以課業很容易追不上,更令人感慨的是,在現時教育制度之下,就算成績不好也要被逼升班,故此我們發現不少會考零分學生,他們也趕不上這輛「知識型經濟」的列車。

相對以往「學徒制」,就算讀書不成也可以在基層工種找機會發為,例如年輕人可以加入做三行、行船、理髮、美容、飲食、工廠、小販等等。年輕人可以跑去拜師學藝,只要有一門手藝,就能養活一家幾口,而有點生意頭腦的,也可以乘機創業。以往工業興旺,的確為年輕人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大家無分學歷也可以對當時的經濟發展有所貢獻。但如今工廠皆往北移,市場競爭又激烈,校友都慨嘆,那一班教育水平不高的同學將來應該如何自處呢?

能否提升會考成績不佳的同學的技能,乃是教育界的一大煩惱。縱然如此,我們亦不能因此對「知識型經濟」卻步。再者,知識型經濟可說已是大勢所趨,而推動資訊科技就是必然之道。我們需配合中國提倡自主創新的科技發展政策。與此同時,我們應從大學招生開始,慢慢培訓新一代優秀的科技菁英,幫助香港在知識型經濟的轉型。

但另一方面,政府不妨考慮多投放資源發展一些經濟活動讓非專業人士參與,以拓闊他們的發展空間,例如在服務業及旅遊業吸納這些未能接受大專教育的一群,並提供有關培訓,提升他們的技術及服務水平。

我相信這樣雙管齊下,才能平衡社會經濟發展,不同階層也能融洽共處,香港亦能渡過這個痛苦的轉型時期。我希望不同背景及學歷的青少年,最終都能找到自己路,並各展所長,為社會作貢獻。

Tuesday, October 03, 2006

IT 國慶訪京團

上星期是香港資訊科技界國慶訪京團舉行的日子。今年由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香港資訊科技聯會副會長黃錦輝擔任團長,甲骨文的潘應麟則擔任副團長。小弟慶幸今年只需擔當顧問一職,職務比較輕省,相對上一屆擔任團長一職,今次真是難得有多些時間和四十多位團友閒聊,談談IT,談談港事,心情也因此特別輕鬆。

落機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北京特別塞車,這未知是否接近國慶的緣故。 驟眼看,北京的塞車問題似乎一年比一年嚴重,我真擔心若在2008年北京奧運舉行時,交通問題仍未好好解決的話,那就不得了。希望有關方面儘快搞好此問題,讓大家對北京留下更好印象。

今年訪京團其中一個「任務」,就是推動香港2008年北京奧運IT青少年義工團。在資訊科技界的慶祝57周年的國慶晚宴中,各位IT 同業已有共識,大家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義工團召集人陸兆平更表示會全力以赴,他們與奧組委見面時,也介紹了該計劃的進展情況,希望這個團兩年後能成功成行。

為什麼會有這個義工團呢?搞手一來希望令大家知道香港IT界關注2008年北京奧運,二來也趁機會展示出香港IT界不會空談,並身體力行的一面,令各界對香港IT界印象更深。義工團代表積極訓練青年人一同參與這個難得一遇的盛事,相信各參加者會得到是寶貴的人生經驗。不過,香港究竟能爭取到多少名額參與2008年奧運盛事,仍屬未知之數,要看業界的投入及內地當局有多認同業界的工作。

其實事在人為,我相信只要各同業齊心協力,就可以將心願達成。願一同,共勉之。

城市數碼化 – 香港、廣州 誰會跑贏?

上個星期四,我參加了「穗港澳科技論壇」,並作為該論壇的籌委會主席,我和各籌委把主題定為「數字城市」。

香港的數碼廿一政策,繼2004年修定後,新一輪資詢已正密鑼緊鼓進行,此時,討論「數字城市」,也是合適時機。

我覺得廣州雖然在城市數位化起步得比香港遲,據聞廣州卻比香港投放更多,故此發展速度似乎比香港快。廣州爭取在2010年步入信息化社會,並積極建設全市的寬頻互聯網絡、新一代電訊網絡及數碼電視網絡,在基礎及政策上配合有關發展。

當中講者更提及有八成廣州企業已實現聯網管理,以及近九成企業使用電子商貿服務,而它的資訊科技產業更佔全市 GDP的9%。廣州在2004年推行的「數字市政」的第一及第二期工作經已完成,並正式投入使用,建立供水、燃氣、排水、市政設施管理、市政工程管理、園林綠化、服務監督等業務管理系統。

相對香港,不少資訊科技建設以民間企業為主導,如電訊網絡及流動電網絡等。特區政府應該更努力建設我們的數碼香港,統籌各政府部門團結一致,並配合有關政策、規範標準、人力資源、法例及有關機構,建設一套綜合數碼城市系統。

其實,香港企業在城市數碼化,擁有不少寶貴經驗,可以和廣州分享。穗港在數位城市合作上,應該會為雙方帶來不少協同效應及機遇。香港企業更可利用香港及廣州數位化的經驗,幫助整個珠三角地區的區域數碼化,並在其他城市複製,以增加其他地區的數碼城市的認知及協助其統籌有關工作。這對全國數碼化也是一件好事。

Friday, September 29, 2006

標準釐定 – 小心被邊緣化


前天,我參加了在科學園舉行的ASTRI Technology Forum – Digital Living,和一百多位工程師參與有關數碼生活技術的討論。

當中講者提及釐定數碼標準的重要性。因為中國內地有其數碼標準,而外地亦有外地的數碼標準。而香港一向是出口主導,只能跟隨出口地區的標準辦事。香港在標準制定上,根本沒有話事權。

不過,香港作為中國一部份,在我國標準制定上,理應參與一份兒。我們應該以香港作為中國及國外中間的橋樑,讓我們的國家標準與外國接軌。而這也有助香港找到其市場定位,同為內地及國際市場服務。

例如,現時中國數位家居 (Digital Living) 所用閃聯標準(IGRS),香港科技同業可以積極參與,並穿針引線,協助閃聯與外地有關標準結盟,這就能將香港的橋樑角色充分發揮。若香港再不積極參與,恐怕在標準釐定項目上,就會被邊緣化,後悔莫及。相信各具敏銳市場觸角的香港同業定會懂得把握時機,擔憂不會發生。

是次論壇真的很有意思,值得向大家推廣。希望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及香港科技園應多辦類似研討會及活動,令各位工程師得著更多。

Friday, September 22, 2006

深港創新圈可行嗎?

昨天第二屆科技經濟高峰會已圓滿舉行。由於香港會否被邊緣化已成為各科技業者間熱話,大會特將本屆題目定為「深港創新圈-資訊科技界兩地協作論壇」,並邀請了中國信息產業部電子科技委代表、深圳市常務副市長劉應力及工商及科技局常任秘書長何宣威等為本會主題與大家分享。

北京方面,配合「十一.五」計劃的措施正慢慢出爐,其重點工作為自主創新及知識產權。

至於深圳方面,劉應力市長解釋了深港合作的四個條件 ──合作基礎、政府投入、成本差異及交通便利。誠然,深港已有一定合作基礎,不少大專院校已在深圳成立研究中心,加上粵港科技合作計劃的四十億元及深圳政府的高度重視,相信加強兩地政府合作定必有更大得著。再者,香港和深圳雖只有半小時車程,但是在工資及房地產價格等卻有很大差異,兩地合作定會增加彼此的成本優勢。王者,深圳本身亦是交易便捷,人流物流均容易出入深圳,兩地人才穿梭中港兩地上班亦十分方便。如果能有多點稅務優惠及減稅措施,劉市長相信會令兩地關係更密切。

深港合作必然是互惠互利的,應積極推動。本人主持的研討部份當中,各講者同意香港其實有不少寶藏,只要慢慢凝聚起來,冀能發揮所長。例如,貿易發展局已由商品及服務貿易,邁向科技交易平台,並將香港的科技形象,慢慢帶給世界各地。加上,香港科學園的第二期又快將完工,當中已有兩棟辦公大樓成功租出,並且擁有舉行國際科技會議的場地,期望將吸引更多外國公司進駐科學園,為深港創新圈提供更有利的發展條件。

香港特區政府及七間大學每天的研究投入超過一百億元,相對只有一間大學的深圳二億多元的投放,香港的投入實屬優勢。至於內地則勝在有不少科研人才,據說,香的碩士及博士班學生,當中有七成來自內地,香港也成為內地尖子的熱門留學地點。兩地政府及企業應該好好利用這些寶貴資源,令科技研究更有效及更具成本效益。不過,香港總體科技投資在世界上仍屬偏低水平,只有佔GDP的0.65%,而新加坡數字約為2.5%,我們特區政府應當想想辦法,在基礎科研上多加投入。

在研討會上,不少企業都埋怨在內地搞科技是困難重重,尤以稅務問題為甚。不少香港人才需要在內地交稅,但是他們卻享受著香港的社會福利,這對特區政府不甚化算。不過,若果讓內地工作的香港人,自行選擇「香港出糧,香港交稅」,或「深圳出糧,深圳交稅」,情況就會很不同。這不單會增加兩地的人才流通,而且令兩地合作更具彈性。

此外,更有企業提及內地的最低註冊資本及既定年審的限制。不少企業在內地的辦事處為生產或研發中心,在內地的生意不多,但是企業每年卻花費不少在年審各項目上,這些費用實在窒礙港企在內地的投資。

與會者為深港創新圈所提出的意見,實在值得各位深思,希望大會能將有關意見整理好,並利用不同渠道,將意見向各有關部門及機構反映。這也會對深港發展有利。
事實上,「深港創新圈」概念理論上是可行的,但不易行。當中主要問題是有關當局有否派出專責小組處理各相關問題,並且兩地能否一同投資合作,否則各討論只流於概念階段,沒有實質進度。我相信只要肯下決心,各人熱烈參與「深港創新圈」討論,並落實執行有關概念,相信以上擔憂就不會出現,希望兩地政府能加把勁兒!

Wednesday, September 20, 2006

中國科協年會之行


上星期,我和香港科技協進會的理事們一同在北京參加2006中國科協年會。是次年會共6000多人出席,不過香港代表只有十多人,比例似乎較少。

今次是我第二年以香港科協會會長身份出席中國科協年會。上年的地點為烏魯木齊。今年地點為北京。在緊密的行程中聽了不少精彩的專題演講,我覺得收穫豐富,即使是老遠飛到北京聽講座也覺值得。

其中,北京市委書記劉琪介紹了2008年奧運與科技的關係。我覺得香港作為一個旅遊城市,雖然只主辦馬術部份,勝在於保安、統籌國際性大型活動及物流等方面有豐富經驗,可以和北京分享,大家也不妨想想香港科技業界在奧運可以多做些什麼。

至於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表示,中國未來科技發展需要和創新型國家配合,但必須面對現時挑戰,積極解決環境污染、資訊不足及農村城市資訊技術分化等問題,以走上更現代化的路。環境污染是有逼切需要去解決的問題。尤其是珠三角空氣污染,令市民生活質素下跌,實在是令人感概。不少已發展國家在工業化發展事期,面對嚴重環境污染問題,很早已開展和環保有關的工程科技研究,我希望香港的科技專可以在此多下功夫,學習別國所走過的路,多和外地環保專家合作,將香港的國際窗口角色盡情發揮,並製造各類環境科技專才,貢獻社會,這將會是香港及珠三角市民之福。

北京之行期間,我更約了中國資訊產業部電子教育中心主任徐玉彬午飯,一同討論中國兩地人才培訓,希望大家一同為培育科技人才,多下功夫,為業界做點事情。

香港科技協進會也有代表主講,例如理事楊偉國博士的講題為「從信息視野初探人工智能與意識的鴻溝」演講,而科協副會長黃敬博士的講題為「如何利用現代科技及技術管理改善香港管線測量師狀況 管線測量的苦與樂」。

大會網址: http://www.cast.org.cn/n435777/n435799/n928596/n930124/35351.html

Friday, September 15, 2006

參加電腦學會的Computer Conference (HKICC )

參加了91314日兩天由電腦學會舉辦的Computer Conference (HKICC),場面十分熱鬧,除了多個香港學者的演說外,有幾個外國朋友,分別來自印度、日本和新加坡,他們不約而同地分享到他們的國家都是以IT作為發展的重要部份,他們都有清晰的藍圖,明確的方向;相比之下,香港對於IT的重視程度就較低了,幸好我們的特首在一個研討會上說過,不干預政策已不完全適用於香港,期望政府能主動地策劃IT政策,對香港的知識型經濟發展得到落實。

會中給我較深刻印象的,就是人才培育方面,一些大學學者指出,政府應繼續投放資源在建立和培養人才方面,多想辦法吸引本地和鄰近國家的尖子選讀IT,讓更多人被哉培成為未來的人才。適逢Google這國際性的企業來港招聘,相信香港仍有一定的優秀人才,希望不單只香港的學生能到海外發展,更願多些IT企業來港發展。這樣說來,政府、大學和業界應該攜手努力,幹一番事業,我們且拭目以待!

D21 IT 策略委員會將進入新一輪諮詢檢討階段,各位IT從業員記得要積極參與,反映意見,造福香港呀!

14日晚當然不少得那個一年一度的電腦學會週年晚宴啦!特首當晚更坐足全場,算是俾面各位IT界友好吧!


粵港開放源碼軟件合作聯席會議後感

9月12日,我參加了由生產力促進局牽頭的粵港科技合作小組會議,有十多個業界代表參與,這是第二次會議,理應是一件好事,可惜我們討論了整個上午,仍未能對粵港開放源碼發展有具體的合作方案和建議。

與會者都相信這個合作很重要,我建議生產力促進局可先邀請兩至三間品質具保證的知名企業參加測試,並了解當中認證過程,然後再和業界企業分享,以增強本地業界對內地軟件認證的信心,增強本地企業對認證過程中知識產權保障的信心。再者,大家都認為軟件認證不一定在內地進行,香港機構也可以扮演其中重要角色,然後再與內地對口。

要達成合作共識殊不容易,希望下次會議有更實質的建議就好了。

Wednesday, September 13, 2006

與業界一同看電子業前景

個多星期前,我接受了經濟商學院的邀請,為他們主講一個有關電子業前景的講座。席間觀眾都踴躍發問,關心業界發展,感到十分欣喜。

當中有人問到香港人才培訓問題,擔憂電子工程畢業生會否不足。我並不擔心「人才短缺」,我認為香港是有足夠的人才滿足電子業需要的。反而是畢業生若不肯到內地工作,就可能在找工作上出問題。試問香港有多少間電子公司沒有內地廠房或辦公室呢? 所以我希望人才有一個準備北上的心,大家就不愁沒工做了。

另外,有業界朋友問及隨著內地生產成本愈來愈高,生產商會否愈搬愈遠呢? 我覺得廠家此舉未能解決問題,因為成本會逐年增加,廠家也總不可能數年就搬一次廠房吧? 這是甚為勞民傷財的,也不方便穿梭中港兩地上班的香港人。其實香港應多考慮和深圳合作,共建深港創新圈,不單結合兩地優勢,這個區域經濟共同體更有助深港產品在亞太區市場建立更穩固的位置。

至於與會者問到如何增強香港競爭力,我認為香港可以在稅制方面著手,現時香港的稅率為百分之十七,而內地對於科技企業的稅率為百分之十,若果香港稅制能像內地一樣靈活,香港將會更具競爭力。

要發展內地市場,在內地開設生產基地等不是想像般容易,有業界人士擔心如何處理商業糾紛。我覺得就算大家是做工程出身的,長遠來說,也應學一點法律知識來保障自己。當遇到爭拗時,自己學會如何懂得處理及解決問題,才不會讓別人牽著自己鼻子走。

我很高興當天能和不少從事電子業的朋友交流,有的是入行十多年的老朋友,也有剛入行數年的新晉,無論如何,大家都希望電子業蓬勃發展。希望香港可以研發出更多既新穎又實用的電子產品,如此一來,不單業界朋友有好發展,市民大眾的生活素質也可提升,畢竟電子產品是為切合人類所需而研發出來的!

Thursday, September 07, 2006

給Donald Tsang的進言

昨天,我和十多位IT界人士一同出席曾特首的施政報告諮詢會,在會上大家輪流發言三分鐘。

我認為未來發展重點應該是加強深港合作。由於香港業界能力有限,政府又未夠重視,而深圳則對深港科技創意圈雄心勃勃,銳意發展科技。故此,我認為政府應多投放資源在深港合作上,令兩地一同得益。

現時不少香港人在內地工作,若逗留超過183天,就需要繳交內地稅。我建議若港人在香港支人工的話,只需在香港交稅,這將會是北上工作人士之福,也有利深港融合,使多些人可以到深圳為香港企業服務。

至於香港的大專院校,由於不少香港企業已北移,故此,政府應容許及鼓勵其科研知識產權可以應用在深圳地區內。此外,我們的大學除了培育香港人才,也可以到深圳開設分校,培育內地人才,促進中港融合,這也對香港及整個珠三角地區有利。

另外,深圳每年都會主辦高交會,我覺得以香港的優勢及與外國的聯繫網絡,政府應積極爭取高交會每年由深港一同合辦,輪流在香港及深圳舉行,這就會有利中港的科技出口,推動科技貿易,為兩地帶來更多商機。屆時,香港科技界同僚就會有更多工作機會,發展空間亦大為增加。

希望特首能將本人及業界意見包括在其新一年施政報告內,香港科技界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管理新思維

8月27日(星期日)係教會崇拜後,連午飯也沒吃就趕到香港電台錄音,為《管理新思維》節目擔任嘉賓。題目為「如何發展創新科技企業?」。幸好有港台員工請我吃蛋撻醫肚,多謝晒。:)

當天和兩位「輝哥」– 陳志輝和黃錦輝聊天,渡過愉快的星期天下午。黃錦輝說工程師總是比較寡言的。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可能他們只管對著電腦默默耕耘,廢話少說。工程師可不是「齋講唔做」,反而是「齋做唔講」多些。我和黃錦輝都認為,社會應該有多些肯說話的工程師出來面對社會,多和別人溝通,這才會激發出新思維、新創意。

所以香港工程人員若要在中國大藍圖穩住自己的地位、不被邊緣化,就得走出來多和別人,尤其是內地人溝通,這才會有助工程師了解我們龐大的祖國市場及生產基地,令香港有更好的發展。

其實黃錦輝和陳志輝都是識得「講野」之人。各位工程師可以向他們學習,多些表達自己,與不同人士交個朋友,訓練自己的溝通能力,說不定有意外驚喜,覓得好工好客戶之餘,也能擴大個人網絡。

講左咁多,係度我呼籲果D識做野又敢講野既人,不妨給我一些回應,互相激盪出更多新思維! 

節目重溫:http://www.rthk.org.hk/rthk/radio1/NovaManagement/20060827.html

Friday, September 01, 2006

與中學生對話

8月14日下午,我和約20位對科技有興趣的中學生對話 。 我希望透過今次交流,了解少年人對科技的看法及個人心態 。

我十分希望同學,可以在大學時選修工程及理科,將來做個出色的工程師或研究人員,貢獻社會。 因為香港需要多些工程師。這班同學不少是科技比賽的得獎者,我實在希望他們能在工程及理科上一展所長,不要埋沒天份。

同學們更隨後參觀了我們的辦公室及香港科學園,以增加他們對工程師工作的認識。他們對於我們公司的儀器感到十分好奇及雀躍呢!相信是次參觀也是有意義的暑期活動呢!

本人作為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 ,聽到同學們的心聲及意見,實在有助本人向政府提出更具體的人才發展政策建議,希望日後有多些機會和同學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