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30, 2007

立法會洗樓


「捍衞科技聯盟」今天又有新動作。繼早前成功爭取一百五十多人聯署簽名並上街示威後,今天我們聯同一班盟友為了讓更多人支持行動,親身到立法會向一眾議員進行遊說,包括:民主建港協進聯盟的劉江華及曾鈺成, 看一看相片, 便知道今次的遊說有點成績、工業界的代表梁君彥、呂明華議員、詹培忠議員等,他們對於我們的訴求口號上已表示支持,首先多謝他們;代表資訊科技界的單仲楷是科技界的一分子,他當然會大力支持這個行動,但我們還有額外收獲,連不是科技界的議員長毛(梁國雄),他也說政府無道理地將局名剔除科技二字。今天的收穫真的總算不俗。

Tuesday, May 29, 2007

青年工業家奬擔任評判


在1992我曾奪得香港青年工業家奬,不知不覺已經有十五年了。回想當年的情景,到現在還歷歷在目。今天我被邀請做香港青年工業家奬的評判,評判中有地鐵主席錢果豐、工商科技局常任秘書長蔡瑩璧、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香港工業總會丁午壽、溢達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楊敏德、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院院長謝家正,還有包括我自己。

藉著午餐的時候,我與丁午壽一同向蔡瑩璧反映政府應正視將來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須繼續保留科技及工業字眼,早前我得知丁午壽對工業界的訴求剛好與我們爭取科技的訴求目標相同,所以這實在是好機會再次向政府反映,我相信政府已經很清楚我們的聲音了。
今年的香港青年工業家奬,我好希望有更多科技及工業界的朋友參加,如果你也覺得自己有條件,也不妨click上網站報名參加。

http://www.hkyic.org/topic.php?channelID=15&topicID=34

Saturday, May 26, 2007

科技界請願初哥


今天一大清早,我已到達立法會的示威區將藍色的T裇分發給各盟友,我見各人平日斯斯文文,講話也不會聲大,但他們今天竟然放下身份在示威區內換衣,又大聲叫喊,實在難得。到了八點零五分左右,主要成員葉劉淑儀也到場了,她也換上了藍色的示威戰衣,與我們一同聚集在示威區的最前頭等候一班官員的到來。以往葉劉的身分是政府裏的一個局長,現在她行使了公民的權利,上街示威。
我和葉劉站立在最前排一邊叫口號一邊等候政府官員及議員陸續到達立法會,當有官員及議員走進立法會門前時,我們便著機會遞上請願信,先後有自由黨的周梁淑怡、民主建港協進聯盟的劉江華、公民黨的梁家傑口頭表示支持,另外,局長林瑞麟也接過請願信,表示會參閱請願信內容。
其實今天的天氣三十度高溫,但仍不減我們這班示威初哥捍衛科技熱心,還有百多人出席支持,陣容相當鼎盛,大家都齊心喊口號支持。到了開會時間,我和葉劉並有關人等便進入立法會內宣讀我們的訴求,此時各盟友也開始散去。當然我們的行動仍然繼續,各位盟友,如果你也願意參予支持,記得留言給我們。

Friday, May 25, 2007

聯盟正式成立


今天收到政府通知,我們可以26/5(六)進入議會中提出意見。這次的示威我估計出席人數大約有二十至三十人左右,因為星期六大多數人也會和家人一齊或者打哥爾夫球等。
下午的時候,一班工作人員亦準備好各項物資。T裇及示威牌也預備好,我們也作好最後的檢討,準備明天的科技界示威。
晚上,我一連參加了兩個晚宴,先到英國電腦學會參加週年晚宴,再到美國電腦學會參加另一個晚宴,當然我也不忘在其中一個聚會中宣傳一下我們的示威以及繼續爭取更多的簽名支持而努力。

Thursday, May 24, 2007

截稿前最後衝刺

今天是佛誔假期,我也回到崗位準備示威的最後工作。我們到中午的時候已經收集了一百五十人的支持簽名刊登於報紙,當中包括了不少的顯赫人士(最後還多加三位盟友),這次總算成功取得簽名。
可能今天是假期,很多人正在享受假期中,報紙的職員很難才找得上聯絡,我們最後還是找到東方日報及經濟日報的老友記協助,順利將報紙稿趕及刊登。下午時候,我相約了一夥志同盟友到餐廳商討有關示威的細節,各人為著捍衛科技的熱心提出很多示威的口號,也為表示我們科技界的統一性,衣服的款式我們也選擇了藍色為主。這次行動可以在迅速的時間內進行,實在要對各盟友的支持及協作賜予十二萬分感謝。

Monday, May 21, 2007

簽名行動正式開始


通過多輪的修定,宣言終於可以向外發佈。今次的宣言包括了科技界的訴求, 希望政府當局能重視業界的聲音。為務求有更多人參予及支持科技界這次行動,故此我們決定收集簽名來向政府反映業界的訴求,使得政府更能清楚知道我們對除名的關注。我們各盟友紛紛致電給科技界好友,講述今次宣言的目的及詳情, 最重要的是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意想不到的是,朋友們都很樂意並且積極支持這次活動。我當然希望收集更多的簽名,如你是科技界的朋友們,希望你也給我們一個名字來支持。

Saturday, May 19, 2007

科技地位宣言

尋日我到達匯賢智庫與葉劉淑儀開了大半天會議,大家為著捍衛科技示威請願而定立各項細節,各人想出不同的方案,宣言中亦加入了我的意見。當晚,葉劉的左右手Ronald亦為著這個示威的工作做到零晨二時多。最後,我們制定出宣言內容,翌日便立即將第一版本傳真到各界的智囊團作分析給意見。
大家都辛苦了一整晚,終於都可以抖抖休息一下。

Friday, May 18, 2007

工商科技局拆局示威

以前我地都有資訊科技及廣播局,之後冇左資訊,變左做工商及科技局,未來可能連個科技都冇埋,對我們IT界來講,簡直係天理不容。
唔通我地呢班橫行的AO黨局長,冇人識科技、唔知道科技興國係幾咁重要? 我地祖國都有科技局同埋信息產業局,香港呢? 將來可能科技唔知去左邊!
早前我地工程師學會IT分部的周年晚宴,當主禮嘉賓葉劉提起可能拆局呢件事,即刻引起諸位熱衷科技的份子群起反映,大家覺得一定要「做d 野」。
我地代表議員到左呢個水浸眼眉既時候,終於知道要做野了,並發起簽名行動,這也是好事。對於這個民意治港的政府,要俾政府壓力就要見報,似乎要大聲才會被受理啊!
政府有意拆局,也令關注科技發展的葉太看不過眼,她說如果大家要遊行的話,她會幫拖同保安局講數。大熱天時,葉太是否真的出來陪我地走是未知之數。
講真,我地IT人咁忙,都未必個個有時間、有吉士出來遊行,如果得小貓三四隻去遊行既話,一定俾人笑死,所以請各位有心人,為呢件重要事一齊挺身而出!

Thursday, May 17, 2007

與林鄭促膝談心



昨晚我們傑青請了民政事務局的常秘林太來和我們一班傑青老友促膝談心,記得上次我們AGM,我們請來剛調去廉記的羅太,聽聽老廉的故事,說香港勝在有我們和廉署,締造一個廉潔社會。而昨晚就找來她的好姊妹林鄭來談談太廿幾年的做官秘訣。


現在政治環境轉變,林太說現時做官真的不易。例如,在立法會,年青的AO對立法會議員的無理質詢,會感為難,她希望在場的立法會議員劉秀成和楊孝華,對各年輕AO高抬貴手,予以體諒。


之後有傑青會友問林太為何「咁打得」? 林太舉了美國紐約市市長朱利亞尼的故事,當時,「洗車黨」強逼市民接受「汽車清潔」服務,並付上有關費用,由於當年沒有阻止「洗車黨」不合理行為的法例,執法人員未能將不法份子繩之於法。當年紐約市市長朱利亞尼就修改法例,撥亂反正。誠然,我們有承擔的領袖去make a difference,修定有關漏洞。而在處理如911一樣的重大危機時,朱利亞尼同樣展現出幹勁及氣魄,更助紐約市渡過最艱辛的時刻。


雖然香港未至於有如911般的大事件,我們也不希望有這些危機發生,但是我們也需要肯承擔、及對工作有熱誠和拼勁的領袖。年輕的同伴問林太為何多年來也能每晚工作到十一、二時,林太說只要對工作有熱誠就行了。她更建議各位傑青領袖一起看看朱利亞尼Leadership 一書,分享箇中韻味。我已買好書準備就緒,遲些會和大家分享。


這晚和林太促膝談心,果然有所得著。

Wednesday, May 16, 2007

快譯通贊助 ~ 林子祥杜麗莎演唱會


我公司旗下的快譯通不時會贊助一些體育和文娛活動,今次贊助了林子祥杜麗莎演唱會,他們兩位都是實力派歌手,除了廣東歌,還會唱不少英文歌,大家可以聽歌學英文,寓學習於娛樂。

經濟好轉,連帶演唱會門票也銷情暢旺,不過,如果大家想買林子祥杜麗莎的演唱會門票,可以直接聯絡我。

我一直想答謝blog友對這塊網上小天地的支持,決定私人拿出總共十張門票,分別送給頭十位發電郵索取的blog友,一人一票,十張為限,先到先得。“得獎”blog友如果想與朋友結伴觀賞,請隨函說明,我可以一併安排按原價代買票。 朋友,你還等甚麼?手快有手慢無呀!

Tuesday, May 15, 2007

HK professionals and academics join OSS keynote, forum


A report from Computerworld:
HK professionals and academics join OSS keynote, forum

Open source software provider Red Hat and the 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HKPC) jointly organized a keynote speech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forum held in Hong Kong in late April. . In a presentation before the panel, Mike Tiemann, president of the Open Systems Institute and VP of Open Source Affairs for Red Hat, described how, as an unknown hacker, he wrote the GNU C++ compiler.

The HKLIA is limited because the majority of software companies are small and struggling, not funded by venture capital,” said Samson Tam, vice chairman of Hong Kong's Information Software Industry Association. “OSS is a good concept but we need to build a successful development model for Asia. In the [US], universities work closely with commercial interests, and we would like to see the government matching donations from commercial sources.”

Friday, May 11, 2007

歐洲之旅三 ~ 諾貝爾奬餐

此次歐洲行的第二站是前往德國柏林,出席香港歐盟經濟合作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原定5月8日下午2:30從斯德哥爾摩起飛,到了機場才獲悉班機因為乘客太少而要延遲起飛(從附圖可見,飛機其實很細小),經過一番擾攘,到達柏林的時候,已經無法參加大會的歡迎晚宴,變成整個行程只是參加翌日上午的半天研討會,徒呼奈何。
不過,我作為香港歐盟經濟合作委員會委員,很珍惜這種開會的機緣,跟其他與會者一起探討香港與歐盟進行經濟合作的最新狀況,今次研討會的主題是“創造中國商機”(Turning China into Opportunity)。我在發言中強調,香港應該善用其國際化角色,加強同珠三角的合作。目前,很多人談論中國商機的時候,往往只談北京、上海,所以,我要著重講香港的角色轉移,既要講香港做好區域龍頭,與珠三角緊密合作,更要講香港怎樣發揮國際化的優勢,促進歐盟與中國在創新科技的合作。
今年的會議剛開完,與會者又要為明年在香港的會議做準備了,屆時大會可能安排各人到珠三角走一走看一看。正所謂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如果你在這些題目上有任何想法,歡迎隨時與我一起探討。不想太悶?讓我補充一下離開瑞典之前的花絮吧:5月7 日晚大家開完了一個會議,由瑞典政府請吃飯,吃飯的地點正是每年一度舉行諾貝爾獎頒獎禮盛宴的斯德哥爾摩市政廳,這次宴會不但有特製的諾貝爾獎餐餐具,而且菜單也與2006年諾貝爾獎頒獎禮晚宴的相同,可以說是原汁原味的“諾貝爾獎餐”。說到這裡,真的有點饞涎欲滴,要趕緊找點東西吃吃。請請!

Wednesday, May 09, 2007

歐洲之旅二 ~ 三個掛鐘的啟示


我在瑞典未來學研究所進行學術研究訪問期間,被主人家帶到了一個房間,那裡的一幅牆壁上有三個掛鐘,每個掛鐘分別顯示了不同的時間。這三個掛鐘之間代表了甚麼關係,以及包含了甚麼啟示,你能猜到嗎?

原來,第一個掛鐘代表了顧客,它的時間永遠運行得最快,意味著顧客總是走在最前面;第二個掛鐘代表了機構,它與顧客的時間亦步亦趨,不斷力求跟上顧客的步伐;第三個掛鐘代表了個人,它雖然追不上顧客的時間,卻至少不能過分落後於機構,否則難以擺脫被淘汰的厄運。
因此,三個掛鐘揭示了三種關係,它的啟示是:機構固然不可以長期與顧客脫節,個人更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迅捷的反應,即使無法做到與機構和顧客完全同步,也要設法促使機構和顧客產生良性的互動,這才是個人在現代社會求生存之正道。

不過,想一下我自己,不知道是否因為天生性急,還是因為勤練太極拳有了些“內功”,總是覺得自己的鐘比公司和顧客的都走得更快,我也很享受那種被別人從後面追趕的感覺!
你的鐘走得比我快還是比我慢呢?歡迎各位隨時跟我比較一下。

Tuesday, May 08, 2007

洽商專利授權費 協會名義增籌碼

刊於 明報 B08 智富管理 管理智商 By 薛偉傑

 近期,有關專利技術的訴訟和糾紛層出不窮,不論是本地公司還是跨國公司都成了主角。業內人士指出,洽談專利技術的使用權是一門學問,既要尊重知識產權,亦要懂一些自保技巧。不然,巨額的專利授權費將拖垮企業的競爭力,令企業變得無利可圖。

翻看近年有關專利技術的糾紛,除了東芝控告17 間中港公司侵犯DVD 專利技術外,阿爾卡特朗訊亦控告微軟侵犯兩項MP3 專利技術,而索償15.2 億美元;日立控告南韓LG電子侵犯7 項等離子顯示器技術專利;全球最大個人電腦生產商HP,一個月內兩度控告第四大個人電腦生產商宏碁;3M 控告新力、松下、日立及聯想等7 家公司,侵犯鋰電池材料技術專利;Honeywell 更曾一口氣控告34 家公司侵犯其一項液晶顯示專利權;甚至Reebok 亦控告Nike 侵犯其「摺疊鞋」技術專利權。

另一方面,諾基亞、愛立信與德州儀器則向歐盟投訴高通公司濫用市場主導地位,收取過高的專利授權費,而高通則聲言已準備用2 億美元打官司。很明顯,專利問題已經成為一種難以逃避的商戰遊戲,除非貴公司的產品毫無科技和設計含量可言。

伙內地同業添勝算
香港電子業總會主席譚偉豪和工業總會知識產權中心經理劉帥賢建議,香港企業應考慮以商會的形式,與外國組織洽商專利授權費用,甚至可以聯合內地商會一起洽談,以取得較公平合理的收費和條款。例如,中國電子音響工業協會年前代表其會員,與持有DVD 專利權的外國組織談判,便成功爭取到對方降低要求,以及專利授權費隨DVD 播放機的出廠價而下調。

譚偉豪認為,香港電子業當前急務是與中國電子音響工業協會聯手,令業界正視問題,並號召受影響或關注專利問題的會員挺身而出,以協會名義跟專利持有人斡旋。

加入標準制定協會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ASTRI)知識產權部門高級經理葉繼吉則建議,香港公司應嘗試積極加入外國和內地的標準制定協會,成為其中的一分子。如此,便有助取得第一手資料,了解有關標準。

葉繼吉承認,一些「小圈子」的標準制定組織只歡迎少數手握獨有技術的大廠,並不對外開放。但是,一些較開放的標準協會,如IEEE 或內地的AVS(視像壓縮標準,乃為了對抗MPEG 4 和H.264)等,其實是歡迎一般公司加入的,也不會事先審查你能夠對協會貢獻多少技術。最重要的是,貴公司願意付些少入會費,以及派人參加會議(當然需要花一些交通支出)。

尤其是內地的標準協會,若要開拓內銷市場者,便必須參加,因中國政府多會以各種軟硬手段,要求內銷產品符合內地制定的標準。但有一點要留意,參加這些標準協會時,要留意其會章,有可能在會議上的說話及來往電郵的內容,均被界定為協會的知識產權。

向應科院間接買授權
除此之外,應科院其實亦擁有一些自行開發的專利技術,以及由外國機構授權它可以再授權的專利技術,港商亦可以查詢是否適合自己的需要。即使不適合,應科院亦可以提供資料,讓港商知道,可以向那些外國機構商討所需要的專利技術授權。


談判8 式保障利益
 有見業界近期陷於一片侵權指控潮,香港電子業總會、工業總會和貿易發展局早前便合辦了一場研討會,並請來中國電子音響工業協會的代表現身說法,向港商教路如何避免誤墮知識產權陷阱,以及談判專利授權費用時如何保障自身利益。

總結中國電子音響工業協會和其他業內人士的建議,與外國機構談判專利授權費用時,應使用以下技巧:
1. 專利授權費應隨產品價格下跌而下調,最好是按出廠價的某個百分比計算;
2. 爭取內銷產品免付或減收專利授權費;
3. 要求對方保證其專利權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 要求對方保證,當己方由於使用其專利而被第三方指控侵權時,對方需為此承擔賠償責任;
5. 確定收取專利授權費的方式,例如是由生產的廠商支付,還是由品牌商支付;
是按整件成品計算,還是按使用的零件計算等;
6. 要求對方保證不會重複收費,特別是零件和成品不會重複收費;
7. 嘗試提出專利授權費每年的上限;
8. 若有多家機構擁有那方面的專利技術,則可利用它們的矛盾和行事風格,來爭取較低的專利授權費。

長遠宜提升研發能力
另外,亦可以從一些已過時的專利技術中,搜尋有沒有適合使用者,又或者與持有專利技術的公司成立合資企業。 當然,最長遠的是加強研發工作,令自己也成為擁有專利技術的企業,或者以自己的專利技術交換其他機構的專利技術的使用權。

Monday, May 07, 2007

歐洲之旅一 ~ 未來學研究所

我在5月7日與自己的博士論文導師、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系主任李榮彬教授到瑞典斯德哥爾摩進行學術研究訪問。我博士畢業已有兩年,想不到有機會再次跟李教授一起出國做學術訪問。今次出訪比較遠,是前往在瑞典以至北歐都相當有名的未來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Future Studies,下稱IFS )。該研究所座落在一個環境清幽的地方,能夠讓人遠離塵囂,為未來作一番思考,我覺得很有意思。

在香港,大家都爭分奪秒地工作,“現在”的時間好像永遠不夠用,若要大家願意“停一停,想一想”已經不容易,更遑論要求大家完全安靜下來,為“未來”作一番冷靜而深入的思考。
外國的情況有點不一樣,關於未來的研究十分興旺,內容都是關於未來的趨勢和發展,及其對於社會各層面的影響,成為一種跨學科的專門學問,而且為此成立了“世界未來研究聯合會”(World Futures Studies Federation)。瑞典IFS的使命也是要促進公開、廣泛的研究和討論,探索未來的種種挑戰和機遇。

外國政府對未來研究相當重視,從IFS的發展演變可以略窺一斑,其運作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瑞典政府從1973年起就開始資助未來研究,最初成立的“未來研究秘書處”隸屬於首相辦公室,1980年它成為“瑞典研究規劃與協調委員會”(FRN)的一個部門,1987再重組為一個獨立的研究基金會,即IFS。目前,IFS的資金部分來自國家撥款,部分來自公私機構的贊助,董事會成員則由政府委任。

回到香港,我真的很希望本地能夠成立一個類似的研究所,讓志同道合的朋友都可以參與,一起為我們的未來思考。不知道大家對此有沒有興趣?假如香港真的要成立未來研究所,是設置在科學園還是數碼港會更合適?歡迎各位朋友與我展開探討。

Tuesday, May 01, 2007

科研不足 珠三角製造業轉型障礙重重

刊於 5月1日香港經濟日報

剛出爐的《香港工業總會珠三角製造:香港工業的挑戰與機遇》研究報告,指出長三角比珠三角更具優勢,而長三角的整體營商環境,在政府政策、法律保障、營運因素、社會文化和自然環境及基建與支援服務這五大方面,都要比珠三角優勝。這對香港及珠三角來說,無疑是個警號,也表示我們必需要共同推動大珠三角產業升級轉型,否則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怕會進一步被拋離。

研究報告更指出,研究和發展活動在珠三角地區並不普遍,有65%企業並沒有從事任何研發活動,仍在低技術活動上徘徊和謀生,而有研發活動的企業,其研發開支的中位數只是營業額的2-3%,投入程度明顯不算高。但隨著中國其他地區和其他低生產成本國家加入競爭,珠三角企業若再死抱著要低投入、低成本的心態,恐怕不到5年便會慘遭淘汰之厄運。

即使企業有投入研發活動,95%的企業表示研發活動是全部自行開發的,並沒有和其他機構合作,而研發活動外判情況也不普遍。怪不得我們香港應科院的技術是如此的乏人問津,這可能並非單是應科技的問題,而是企業根本就沒有應用外判機構作研發的心態。其實,若企業長期倚重內部人才做科研,一旦人才流失便可能會令企業陷入困境。相反,歐美大企業多與大學及科研機構合作做研發,故此他們不單在基本研究上有卓越表現,能走在科技的最前端,其應用科技也較為貼近市場需要。筆者相信,香港企業若能和歐美企業看齊,多與外判機構合作,將必然有助製造出更好及受到消費者歡迎的產品。再者,外判機構在不同範疇內的專家眾多,對企業掌握先進尖端技術,強化產品設計及功能,並在全球市場中突圍,將必然是大有裨益的。

哪為什麼企業不肯投入做研發工作?他們有什麼顧慮?欠缺優秀的科研人才是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總體成本、研究配套及知識產權的保障等。加上有約一半的企業認為,科技產權轉移相當困難,也難以覓得科研合作夥伴,故此在香港做研發工作困難重重。是以若我們要吸引企業多投入研發活動,首先便要掃除企業的顧慮,把問題對證下藥。

毋庸置疑,長三角對珠三角的威脅已愈來愈激烈,大長三角的研發開支及全職研發人員總數,平均的年增長分別為28.9%及12.1%,而大珠三角相關數字分別只是15.5% 及8.1%。大珠三角的科技投入增長率比大長三角低。加上廣東省大專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平均年增長為10.4%,比大長三角的11.2% 略低,而香港的增長率則更只有8.2%。

雖然大珠三角的研發成效並不比大長三角的遜色,而廣東省的研發開支佔其GDP的1.09%,在全國是排名第三,僅次於江蘇省及北京,也比香港的0.74%為高,但廣東省仍需面對長三角急起直追的威脅。而正當廣東省、北京、大長三角等地,紛紛以建立研發中心為目標時,曾經在大中華區據稱有領先技術的香港,是否有朝一日能重振雄風、能再以科技發展作為香港長遠發展的目標?

要提升香港的科技水平,深港科技合作是絕對必需的、不可或缺的,因為深港兩地唇齒相依,不少內地科技人才也集中在深圳,故此若能實施一園兩地,利用內地科研人才眾多及低成本的優勢,和香港在稅務法制及融資上的強項,不但可以促進深港交流,更會有助兩地一同提升珠三角的競爭力。

筆者也希望香港能效法其他國家例如新加坡、韓國、愛爾蘭等,提供科研稅務優惠,並落實業界近年向政府多次提出的,為企業的設計與科研開支提供三倍扣稅的稅務優惠,以鼓勵有限資源的本地中小企業能增加研發的投入,幫助它們向高增值方向轉型,這亦有助吸引海外科技企業在香港設立研發中心,引進科研技術及科研項目,推動香港向高科技發展,重振昔日我們在南中國作為科技領先者的卓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