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業是本港最大的出口行業, 2006年的出口總值高達1萬2千億港元,佔香港總出口金額近五成。今年首十個月出口總值逾1萬1千億港元,佔香港總出口金額四成半。驟眼看去,整個行業欣欣向榮。但這種景氣或許純屬錯覺,因為相對電子部件和零件、組裝等業務而言,傳統電子產品出口並不蓬勃。
香港是全球輸出計算機、收音機、電話系統、錄音設備、電腦配件及零件、影音設備等電子產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場。10年前,香港電子產品、電子部件及零件的出口各佔一半比重,但時至今天,電子部件及零件出口已穩佔四分之三,電子產品出口已下降至四分之一,其中轉口半導體到內地加工佔相當大的比重。
傳統以來,美國和歐洲是香港電子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基於歐洲的環保標準愈來愈高,大公司都擔心因產品有問題而被重罰,故仍傾向於與有信譽的香港廠家合作,故出口歐洲市場的淨毛利率較好,市場也較為樂觀。相對而言,大部分美國大公司,已經在亞洲或香港自設採購部門,不再需要香港擔當中間人,買家壓價已是司空見慣,出口美國能夠維持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的淨毛利率,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另外,印度、越南、俄羅斯等新興市場也是值得研究的新據點。印度盛產軟件,但極希望開拓東亞和東歐市場,俄羅斯有油元,越南經濟亦快速起飛。對香港出口商來說,這些市場都滿有機會。
然而,由於內地成本不斷上漲,即使有客,電子產品廠家也不敢貿然接單。原因是電子產品淨毛利率低,若人民幣突然波動,廠家可能得不償失,接了單而蝕了匯水,到時就連丁點的利潤也化為烏有。
香港本身沒有半導體工業,絕大部份電子業的生產基地都設在內地,但工廠規模卻遠遠不及台灣的大企業,中小企必須做到有品牌,或者是與別不同,才能突圍而出。奈何目前香港電子業的品牌為數不多,加上銷售產品給批發商需面對較長賒帳期,追收貨款困難等問題,故現時做電子行業,我認為賣方案(solutions)給廠家是可取之道。行內人都知道,廠家關門走數的情況並不常見,加上是每個月付款的,若不準時繳款,港商可以立即停售方案,此做法遠較賣產品安全得多。
我認為,數碼電視和無線寬頻產品,將會是2008年的潮流趨向,而本港電子業出口能否保持良好勢頭,很大程度上將取決這兩種產品對消費市場的衝擊和革命。香港一直是全球第二大的室內無線電話出口商,故對無線寬頻的掌握已有一定能力,加上本身熟悉影音產品的技術,故在跟貼潮流產品上會快人一步。另外,由於中國出口世界或內銷的需求愈來愈大,即使內地成本上漲,電子組裝和零部件的出口都應該是有可為的業務。
刊於 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信息》二○○七年冬季號
Wednesday, January 09, 2008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