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7, 2008

網上街頭小食

記得讀中學時,母親每天給我午飯錢,我除了到快餐店外,偶爾也會跟幾位同學買碗仔翅或者一些小吃當作午餐。雖然我們都是站在街邊品嚐小食,但也吃得津津有味。左手拿著一碗熱騰騰的「碗仔翅」,右手持湯匙,不消數分鐘便將碗內食物吃清。而每次買街頭小食時,心裏都會有一股無形的壓力,因為當有人突然大叫「走鬼呀!」我就知道警察正在某個暗角跑出來,小販們如臨大敵一樣,迅速地緊握推車木柄衝前狂奔。站在街上的食客要即時找個安全位置躲避,以免被滾油熱湯灼傷,而手上的碗匙唯有放在一邊,待小販有機會才取回。

香港向來有「美食天堂」之美譽,世界各地美食共冶一爐。論到美食佳餚,除了酒家或高級餐廳吃到的珍饈百味之外,在街頭巷尾也會出現小販攤檔賣各式各樣的小食。「雞蛋仔」、「碗仔翅」、「勁辣魚蛋」、「缽仔糕」等都是港人的至愛。昔日的手推車街頭小食,因為衞生問題,已很少在鬧巿出現。偶爾只能在旺角或一些舊式屋邨內見到,繼續經營的小食店大多數已領有牌照。雖然如此,但不減香港人對街頭小食的鍾愛。曾有報章指出,香港人平均每日吃掉55公噸,約375萬粒魚蛋,由此可見街頭小食的重要地位。有時候我也想買些小食回家品嚐,可惜因為太太覺得街邊小食不健康,所以很少買了。

我發現原來有些網站專門教人製作街頭小食的。以往曾嘗試過在家學煮街邊小食,因為沒有食譜的原故,很難煮出像小販們的水準。時至今日,有了網站的介紹,我們也可以跟著食譜的份量,煮出自家的街頭小食。跟據網上資料所得,原來湯味鮮濃的「碗仔翅」源自四五十年代的廟街榕樹頭一帶,當時街邊檔利用酒家食剩的翅頭翅尾,開豆粉水,落味精、豉油再加入冬菇、木耳、豬肉絲等拌勻,煮成後便拿到街邊賣,製作過程雖然考功夫但充份發揮出民間智慧。

我建議大家不妨到網上學做幾款小食,邀請些舊同學到家裡相聚,品嚐親自炮製的健康街頭小食,這不單可以集體回憶,還可以集體回味呢!

刊於 《基督教週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