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14, 2006

通頂搞論壇


上個星期一完成了一個大「project」,就是傑青為青年人籌辦一年一度的「明日領袖高峰論壇」。事緣,我今年擔任傑出青年協會的理事, 而且也答允成為論壇的搞手,我的拍檔就是羽毛球好手陳念慈。

大家與各籌委成員捱了不少個晚上開會,並需要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完成所有工作,殊不簡單。當天也有少許「蝦碌」情況,不過,活動最終也能順利完成,實在是可喜可賀、飲得杯落呢!

回顧當日所有環節,黃仁龍司長和學生的分享對話尤為精彩,而新一屆傑青對各位青年的鼓勵,同學們也聽得津津有味,全場二千多人情緒高漲,活動也在愉快的氣氛下圓滿結束。

大會的主旨是推動當日二千位學生成為明日領袖,教他們不要只顧自己及一味讀書求分數。同學們要一同做到今屆大會主題「獻出我本領」。我們籌委成員相信,有能力的人,應該與社會分享。就如當天一起立誓所言「本著愛心、領袖人群」,這也是「明日領袖」的真正意義。

再看同學們及報章的反應,同學們不約而同在問卷用「有意義」來形容這個活動。我覺得很感動,因為在功利主義的社會中,能用真心去愛身邊的人也殊不容易。加上,多份報章在兩樁全城哄動大事之時也有報導我們活動,由此可見社會的認同,各位籌委成員辛辛苦苦的努力,沒有白費啊!

在此,多謝Yvonne, Karen, Paul 及楊學明牧師通宵達旦佈置會場及檢查各項細節,實在感激。

Saturday, November 04, 2006

中央政策組開始探討科技策略了

前天去了選舉事務處遞交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的報名表格,當初還以為我們一班人已一馬當先,誰知有六位IT 同業比我們搶先一步,令頭兩天登記人數加起來已經十多人。可想而知,今次的選舉應該是多麼熱鬧。其實多些業界朋友出來參選,一同影響政府科技政策,為業界出一分力亦算是一件好事。不過這也暗示在這次分組選舉中很難輕易勝出。看來我真的要加把勁,努力拉票。

至於今天,我下午去了政府總部,事緣中央政策組「開壇」講十一五規劃,討論十一五規劃下的信息科技發展。以我記憶,特區政府一直以來似乎沒有特別的科技政策,中央政策組這次肯主動探討有關議題實屬難得。更難得的是,今天的論壇有差不多一百人參與,大家都是真心希望科技業茁壯成長。

今天我和港大的Paul Cheung 受到劉兆佳教授邀請,代表科技界作專題報告。我亦趁機出盡九牛二虎之力力勸政府重視科技發展。如果今天我們不在訊息科技多下功夫,香港就會很易被邊緣化。再者,看到廣州、深圳及其他城市在訊息科技產業上不俗的發展,香港未來的定位怎不教人擔心? 幸好,在十一五規劃下,香港在訊息服務業方面也有一定角色,令人感到欣惠。

會上,大家都踴躍發言,我衷心希望香港在訊息科技範圍上好好定位,以免將來被淘汰。我衷心希望透過今次論壇,中央政策組多點著墨,令特首更重視科技發展策略,不要枉費我花了整整一個星期努力搜集資料,連重陽假期也沒有鬆懈的準備功夫。

Wednesday, November 01, 2006

香港有條件 推動國家數碼化

城市數碼化 – 香港、新加坡、廣州三城記

<刊登於 2006年11月1日 香港經濟日報A36版題為「香港有條件 推動國家數碼化」>

香港正大步邁進知識型社會行列,故此,科技的應用和普及,直接影響了香港經濟和社會能否成功轉型。繼2004年修定數碼廿一政策後,新一輪的政策諮詢正在密鑼緊鼓的進行中,而不少科技從業員也認為,是時候應要深入探討「數字城市」這概念了。如何把握新一代互聯網及資訊科技的新發展,如何讓政府、業界和社會大眾能攜手為數碼科技城市,做出豐碩成果,是箇中關鍵所在。

廣州新加坡 快速數碼化

廣州在城市數位化方面,起步較香港遲,但據聞廣州卻比香港投放更多資源,做得更積極,故此發展速度也似乎比香港快。廣州爭取在2010年可以進身資訊化社會,故此積極建設了全市的寬頻互聯網絡、新一代電訊網絡及數碼電視網絡,在基礎和政策上,盡力配合相關的科技發展和普及。

筆者在上月一個「穗港澳 (數字城市) 科技論壇」中,就聽到有講者指有八成廣州企業已經實現聯網管理,有近九成企業在使用網絡營銷服務,及約七成企業已建立了自己的企業網站,更開展了不同形式的電子商貿活動,而據統計,廣州市的電子商貿交易量,已達至2250億人民幣之巨,廣州的資訊科技產業更佔全市GDP的9%,在「十五」期間,產業的平均每年增幅高達三成之多。

廣州在2004年推行了「數字市政」的第一及第二期,工程現已完結,並已正式投入使用,為城市供水、燃氣、排水、市政設施管理、市政工程管理、園林綠化、服務監督等業務,提供數碼化系統管理。盡管還有不盡完善之處,但這不啻已是個很好的開始。

另方面,也讓我們看看香港的另一競爭對手新加坡。新加坡政府宣佈明年一月起,在所有公共場所近5000個上網點,耗資一億新元(約4.9億港元)向市民提供免費的512K無線上網服務,為期兩年,目標是要把寬頻上網服務由家庭、辦公室、學校擴展至公共場所,覆蓋交通繁忙、人口稠密的商業區及市鎮中心,希望可以藉此提升無線上網人數至廿五萬人。這就是新加坡的「智慧國2015」 (iN2015) 計劃之一。

毋庸置疑,新加坡政府是希望加強通訊業的基礎設施,開發超高速的「下一代全國資訊通訊網路」,以推動資訊通訊科技行業的發展。政府也加強資訊業的研究和開發能力,尤其在互動與數碼媒體領域方面。資訊通訊業目前每年爲新加坡帶來高達400億元的收益。

新加坡的大刀闊斧,政府的高度介入民間事業,和香港的是截然不同,孰優孰劣,當然是難以比較。而事實上,新加坡的一套未必是適用於香港,我們的資訊科技建設大都以民間企業為主導,照搬新加坡的免費無線上網一套在香港施行,肯定會對本地電訊業帶來很大打擊。

做「數碼香港」政府要主動

那麼香港在這些方面又做得如何?數碼發展方面我們其實已走在尖端,但企業還應該多加利用現有的科技成果,以加強企業的生產力、及知識管理能力,政府也應該多鼓勵公營和私營機構投放更多資源在資訊科技項目上,這樣才可以成功建構「數碼香港」。政府應該擔當起領導角色,以推動相關政策、人力規劃、規範標準、和監管法例等,從而推動商界和學術界一同參與,以建設一套全港性的綜合數碼城市系統,讓香港變成真正的數碼資訊大都會。

事實上,香港企業在城市數碼化方面擁有不少寶貴經驗,比如說我們的疾病監控系統、智能身分證系統、及醫管局的電子病歷系統,早已在國際上稱譽。香港絕對可以和廣洲或全國其他城市分享我們的經驗,幫助它們在城市數位化方面做得更實在、更全面,這將有利於全國的整體資訊科技產業發展。

中港在數位城市方面的合作,一定會是雙贏,並可帶來不少協同效應和機遇的。香港企業可以參與整個珠三角地區的區域數碼化建設,更可進一步在其他城市複製,從而推動全國的數碼化進程。若然成事,實在是功得無量。